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廖磊勤于练兵,不苟言笑,赏罚分明,待士兵如守住,同甘共苦

作者:廖磊

 

廖磊曾参加武昌起义、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建立大别山抗日根据地

廖磊(1890—1939),1907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1年进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堂,参加武昌起义。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投湘军赵恒惕师任连附、连长、营长、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四师少将副师长兼第三团团长,第三十六军第一师师长,第三十六军副军长、军长。蒋桂战争时辞职去香港。1929年后回广西投新桂系反蒋,任“护党救国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第七军副军长兼第二十一师师长、军长,广西航空学校校长。1931年、1932年两次率部进攻右江革命根据地,在百色、龙州、东兰等地围攻红七军、红八军。1934年率部在桂北堵截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安徽省主席。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建立大别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任鄂豫皖边区游击总司令。
1939年10月23日因脑溢血逝世于安徽。追晋二级上将


廖磊不仅勇敢而且坚韧不拔,在前线身先士卒

廖磊早年加入湘军。他勤于练兵,不苟言笑,赏罚分明,待士兵如手足,能同甘苦,其部属不奉其命令不敢任意进退,而他自己刻苦耐劳勇敢,在前线身先士卒,用兵不只勇敢,且坚忍不拔,自当排长起遇危险时绝不请援,未奉令不退,因此屡次能完成任务。廖磊本人也因治军有方,在湘军中不断得到提升,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等职。
1928年,湖南军阀唐生智被李宗仁打败,廖磊与何键、叶琪、李品仙等湘军将领投降桂系,后随白崇禧继续北伐,打到华北。1929年1月南京政府编遣军队,第三十六军缩编为第五十三师,廖磊任师长,仍驻唐山。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派唐生智赴华北活动湘军旧部,几个湘军旅长准备拘捕白崇禧,蒋介石也派特务企图捕杀白崇禧。廖磊亲自护送白崇禧到塘沽港,让他搭乘日本轮船经香港回广西。之后廖磊本人也被迫辞去军职,到香港居住。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诺安小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廖磊简介

廖磊(1890—1939年),中国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1890年出生于广西陆川,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1916年到湖南唐生智部服役,逐级升为营长、团长、师长、军长。1927年投靠桂系,后在1931年10月25日移防柳州。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廖磊任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率第七、四十八两军北上抗日。1938年,廖磊率部北上,据淮为守,驻节合肥,多次率部向皖东出击,不断歼击日寇,使皖中、皖西的局势得到稳定。
在武汉保卫战中,廖磊以大别山为依托,在黄梅、广济地区构筑工事,顽强抗敌,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使其不能越过一步。在此期间,廖磊动员广大民众投入抗日战争。1939年5月统计,省动委会工作团、省动委会委托工作团、县属工作团共有107个,团员2400余人。经动委会宣传、动员,组织到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等抗敌协会的有40万人,广泛开展包括参军、支前、捐献、宣传等工作。有些接敌地区一个县在24小时之内就能集中数千副担架,投入运输战斗。群众动员的规模和作用都大大超过初建时期。
1939年10月23日,廖磊因突发脑溢血病逝。廖磊至死都惦记着抗战,临终前说:“我不行了,希望你们努力抗战,莫让日寇窜进大别山。”没有对妻子的交待,临终遗言竟然是这样一句话,这是一种摒弃了民族内部矛盾、希望祖国齐心抵御外侵的军人气节。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彭德怀送去挽联,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张云逸、戴季英、罗炳辉、彭雪枫等发了唁电,表示对这位抗日爱国将领的深切悼念。

中文名
廖磊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西陆川
出生日期
1890年
逝世日期
1939年
职    业
陆军上将
毕业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抗击日寇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