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金岳霖先生在哲学和研究工作上颇有成就,曾发表过数篇论文来阐述哲学关系

作者:金岳霖

 

金岳霖先生的四大著作:《逻辑》《道论》《知识论》《罗素的哲学》

1.《逻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35年,商务印书馆,1936年,1937年第2版;三联书店,1961年,1982年重印。
2.《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1985年重印。
3.《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
4.《罗素的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对金岳霖先生曾经发表过的论文进行一一举例说明
1.《唯物哲学与科学》,1926年6月发表于《晨报·副刊》第57期。
2.《自由意志与因果关系的关系》,1926年8月发表于《晨报·副刊》第59期。
3.《说变》,1926年10月发表于《晨报·副刊》第61期。
4.Prolegomena,1927年4月、6月发表于《哲学评论》1卷1-2期。
5.《论自相矛盾》,1927年8月发表于《哲学评论》1卷3期。
6.《同·等与经验》,1927年11月发表于《哲学评论》1卷5期。
7.《休谟知识论的批评(限于Treatise中的知识论)》,1928年8月发表于《哲学评论》2卷3期。
8.《外在关系(External Relation)》,1928年12月发表于《哲学评论》2卷3期。
9.《知觉现象》,1930年3月发表于《哲学评论》3卷2期。
10.《Internaland External Relations》,1930年8月发表于《清华学报》6卷1期。
11.《A.E.I.O的直接推论》,1930年8月发表于《哲学评论》3卷3期。
12.《论事实》,1931年7月发表于《哲学评论》4卷1期。
13.《思想律与自相矛盾》,1932年1月发表于《清华学报》7卷1期。
14.《释必然》,1933年6月发表于《清华学报》8卷2期。
15.《彼此不相融的逻辑系统与概念实用主义》,1933年10月5日发表于大公报《世界思潮》副刊。
16.《范围的逻辑》,1933年11月发表于《哲学评论》5卷2期。
17.《Noteon Alternative Systems of Logic》,1934年发表于《The Monist》44卷。
18.《不相融的逻辑系统》,1934年4月发表于《清华学报》9卷2期。
1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载《中国哲学史·附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9月。
20.《关于真假的一个意见》,1935年3月发表于《哲学评论》6卷1期。
21.《论手术论》,1936年1月发表于《清华学报》11卷1期。
22.《道,式,能》,1936年9月发表于《哲学评论》7卷1期。
23.《可能底现实》,1936年12月发表于《哲学评论》7卷2期。
24.《现实底个体化》(部分),1937年3月发表于《哲学评论》7卷3期。
25.《现实底个体化》(摘要),1937年3月发表于《哲学评论》7卷3期。
26.《Truthin True Novel》,1937年发表于《Tien Hsia Monthly》4卷4期。
27.《On Political Thought》,1939年发表于《Tien Hsia Monthly》4卷4期。
28.《The Principles of Induction and Apriori》,1940年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37卷7期。
29.《论不同的逻辑》,1941年4月发表于《清华学报》13卷1期。
30.《势至原则》,1943年5月发表于《哲学评论》8卷1期。
31.《归纳总则与将来》,1943年7月发表于《哲学评论》8卷2期。
32.《自然》,1943年11月发表于《哲学评论》8卷4期。
33.《思想》,1944年5月、7月发表于《哲学评论》9卷1-2期。
34.《Chinese Philosophy》,发表于《Social Sciencein China》1980年第1期 。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份爱能承受多少误解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金岳霖(1895年7月14日-1984年10月19日),字龙荪,祖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北京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与冯友兰等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凭三本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其中《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中文名
金岳霖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
1895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
1984年10月19日
职    业
哲学家、逻辑学家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主要成就
建立独特哲学体系,培养人才 
1926年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
代表作品
《逻辑》、《论道》和《知识论》
祖    籍
浙江诸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