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琏
胡琏毕业于黄埔军校,出使南越后晋级陆军一级上将
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陈诚的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抗战后历任旅长、副师长、师长,1944年8月升任18军军长,后又升任第12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整编第11师师长、18军军长、第12兵团副司令。1949年去台,为首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后升任“陆军副总司令”。1964年“出使”南越,历时8年。回台后受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晋级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74年申请附读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治宋史及近现代史,著有《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等。1977年病卒于台北。
胡琏在黄埔军校毕业后的人生经历
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排、连长。
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总部警卫二团连长、第十一师营副、营长。
1932年起任第十八军特务营营长、特务团团长、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
1937年起任第六十七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十一师副师长。
1941年3月任预备第九师师长。1942年任第十一师师长。
1943年10月任第十八军副军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1944年8月任第十八军军长。
1945年6月28日授少将军衔。
1946年第十八军整编成十一师,任整十一师师长。
1948年8月升兼第十二兵团副司令,9月22日晋为陆军中将。
1949年1月任闽浙赣边区司令官,2月任第二编练司令,6月任第十二兵团司令,10月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4年6月任第一军团司令官。
1957年7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64年任驻南越“大使”。
1972年1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1974年退役。
1977年6月22日病逝于台北,享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