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胡琏出使南越回台后受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晋级陆军一级上将

作者:胡琏

 

胡琏毕业于黄埔军校,出使南越后晋级陆军一级上将

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陈诚的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抗战后历任旅长、副师长、师长,1944年8月升任18军军长,后又升任第12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整编第11师师长、18军军长、第12兵团副司令。1949年去台,为首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后升任“陆军副总司令”。1964年“出使”南越,历时8年。回台后受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晋级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74年申请附读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治宋史及近现代史,著有《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等。1977年病卒于台北。


胡琏在黄埔军校毕业后的人生经历

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排、连长。
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总部警卫二团连长、第十一师营副、营长。
1932年起任第十八军特务营营长、特务团团长、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
1937年起任第六十七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十一师副师长。
1941年3月任预备第九师师长。1942年任第十一师师长。
1943年10月任第十八军副军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1944年8月任第十八军军长。
1945年6月28日授少将军衔。
1946年第十八军整编成十一师,任整十一师师长。
1948年8月升兼第十二兵团副司令,9月22日晋为陆军中将。
1949年1月任闽浙赣边区司令官,2月任第二编练司令,6月任第十二兵团司令,10月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4年6月任第一军团司令官。
1957年7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64年任驻南越“大使”。
1972年1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1974年退役。
1977年6月22日病逝于台北,享年七十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伤痕、是你给的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胡琏简介

胡琏,汉族,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荣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曾参加金门海战,号称“金门王”。

中文名
胡琏
别    名
从禄、俊儒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
出生日期
1907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
1977年6月22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参加淞沪会战 
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 
1945年参加湘西会战的雪峰山会战
注    音
ㄏㄨˊ ㄌㄧㄢˊ
最高军衔
陆军一级上将
最高职务
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