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贺衷寒积极拥蒋,越来越受到赏识,处于权威地位

作者:贺衷寒

 

贺衷寒等人不断揣摩蒋介石的心思,建立了“中华复兴社”

贺衷寒与邓文仪、康泽、戴笠等人被称为“复兴社”的4大台柱,而贺衷寒名列第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内抗日救亡运动浪潮的冲击和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倾轧,坐在“国民政府主席”宝座上的蒋介石,深感自己的统治岌岌可危。但他处心积虑、苦心焦思的,并不是怎样去抗日,而是想搞出、一个什么新的东西出来,加强他的国家机器,进一步巩固其独裁统治。

贺衷寒常常以黄埔系和复兴社唯一的理论家和指导者自居
1932年3月初,由贺衷寒主持在南京励志社开复兴社成立大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绝不卑微”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贺衷寒(1900-1972年),湖南岳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与蒋先云、陈赓并称黄埔三杰,曾筹组孙文主义学会并担任黄埔同学会书记长,后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长期主掌国民政府情报系统,被称为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抗战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政治部秘书长,1950年于台湾接任交通部长,1954年辞职,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1961年后,任国民党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1972年去世。五四运动时,加入董必武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以中国劳工代表参加苏联召开的东方民族会议。

中文名
贺衷寒
外文名
He Zhonghan
别    名
字君山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岳阳鹿角镇
出生日期
1900年1月5日
逝世日期
1972年5月9日
职    业
国民党交通部部长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伏龙芝军事学院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黄埔三杰”之一 
长期主掌国民政府情治系统 
“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
代表作品
《中国之病根》、《改组派之检讨》、《交通管理要义》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