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固伦纯悫公主和额驸策凌诠释了爱情的至高境界:同生未必共死

作者:固伦纯悫公主

 

阐述一种爱情观:与挚爱之人同生却未必需共死,活着所承担的责任更大
作者:仙袂飘飘
选自《熙朝公主系列(之六)——天若有情 固伦纯悫公主》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这也许仅仅是一个故事......
这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这也许不仅仅是一段历史......
如果你曾看过飘飘前几篇文章的话,相信你已经跳脱出童话故事中关于公主们最唯美浪漫的诠释,而重新回到了现实所铺就的苍凉大路上。
然而,当我们怀揣着悲天悯人之心一次次面对历史苍凉破碎的真相时,或许总会有一丝惋惜、一丝哀伤、甚至是一丝厌倦——对太多如出一辙的悲剧的厌倦。
于是,当飘飘竭尽全力也只能看到历史那模糊暧昧的面孔时,压抑已久的恻隐之心便油然而生。而笔端的天平也随之滑向了每个讲述历史的人都害怕被称为不够客观而极力回避的情感与爱恋的边缘......
因此,也请你随飘飘一起,暂时放弃原本的清醒与理智,淡化政治的痕迹,去感受一段童话之外的关于公主与王子之间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
问世间请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是一句历来被奉为爱情箴言的诗句。那高高在上的爱情观始终受到千万情种的追捧与膜拜。飘飘并不是爱情专家,但却也忍不住要问:同生共死真的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吗?
相爱的人,同生自不必说。共死也只不过是在面对失去爱人的痛苦时一种软弱的回避,或是对独自坚守爱情时缺乏信心的恐惧。
记得《大明宫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从我丈夫身上,我又一次感觉到了爱情那令人感动的本质。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坚守她时,爱情才是最美的。”
是的,孤独的坚守。这似乎才是表达爱情时比瞬间的殉情更加痛苦而艰难的形式。那绵绵不断的令人震撼的情感其实就是生者怀抱满腔的爱恋对逝者永恒的怀念,至死不渝......

对纯悫公主的生平及额驸策凌一生的描述

皇十女(1685—1710):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二月十六日午时生,其母为庶妃纳喇氏,即通嫔。康熙四十五年(1706)五月受封和硕纯悫公主,下嫁策凌。康熙四十九年(1710)庚寅三月二十四日去世,时年25岁。葬于京师郊外,后与策凌合葬。雍正十年(1732)二月因额附策凌军功追赠为固伦纯悫公主。
额附:策凌,博尔济吉特氏。康熙三十—年(1692)与其祖父丹律自居地塔米尔投归,授为轻骑都尉留居京师入内廷学习。康熙四十五年迎娶公主授和硕额驸,并赐贝子品级。同年奉命回驻塔米尔旧地,击败准噶尔兵入侵。康熙五十九年(1720)从傅尔丹多次击败准噶尔兵,授扎萨克。雍正元年(1723)特诏封为多罗郡王。雍正二年(1724)驻守阿尔泰。雍正十年(1732)又获光显寺大捷,赐号超勇亲王,晋封固伦额驸。雍正十一年(1733)为定边左副将军进驻科布多。乾隆元年(1736)驻兵乌里苏雅苏台。乾隆十五年(1750)去世,入祀京师贤良祠。
当我看到这篇介绍时不禁眼前一亮,在清朝公主们寥寥数语的生平中,这段长长的文字可谓是绝无仅有。而当我怀抱着能够获取更多信息的喜悦读完它时,却顿然沉默了。这与其是在介绍纯悫公主的生平,倒不如说是在介绍额附策凌的一生。
当然,人活在世上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尤其是你的生活伴侣,更加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看到,在每一位清朝公主的生平中总免不了有记载额附的文字,这并不奇怪。但纯悫公主却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发现,额附策凌不仅仅是公主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绝大一部分!甚至于后人对于公主的想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源于额附的战绩与功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据为己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年)。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第十女,序齿为六公主。其母为玄烨庶妃纳喇氏,即通嫔。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22岁时受封为和硕纯悫公主。是年九月初三嫁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凌。公主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去世,时年25岁。雍正十年(1732年)因策凌军功追赠为固伦纯悫公主。死后葬于京师郊外,后与策凌合葬。公主与策凌所生子成衮札布初被封为世子,策凌去世后袭爵为札萨克亲王兼盟长。

中文名
固伦纯悫公主
别    名
纯悫公主,和硕纯悫公主,六公主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满族
出生地
北京紫禁城
出生日期
康熙24年(1685)农历二月十六
逝世日期
康熙49年(1710)农历三月二十四
职    业
清朝公主
主要成就
和亲外蒙古喀尔喀使边疆百年安定
父    亲
康熙帝
母    亲
通嫔
夫    君
策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