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作义
傅作义1894年生于山西省1910年考入陆军小学,1915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
1894年6月27日(农历5月5日午时)出生于山西省荣河县(今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
1905年入荣河县立小学堂,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1908年入运城河东中学堂。
1910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受到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是年10 月,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太原响应起义,傅担任起义军学生排排长,随起义军总司令姚以价赴娘子关抵御清兵。
1912年,傅作义由太原陆军小学保送入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除学习军事课程外,对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城皋之战、孙曹赤壁之战等,产生浓厚兴趣。
1915年,傅以优异成绩毕业,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所有步兵四大教程及射击、马术等,考试成绩均优。
1918年 傅作义在军校毕业,1924年直奉战争爆发,傅作义参战表现良好。
1918年9月,傅作义从保定军校毕业,回到山西,参加阎锡山的晋军,任山西陆军第1混成旅(旅长商震)第1团(独立炮兵第10团,团长蔡荣寿)少尉见习官。
1919年1月调升步兵第10团(团长蔡荣寿)中尉排长。11月升任第2营上尉营。
1921年3月升任第10团少校团副兼技术队队长。
1922年,升任少校团副兼团技术队队长,负责全团技术训练。1923年任营长,经常把自己的薪金补贴在练兵上,得到官兵的信赖。
1924年8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阎锡山配合直系,率晋军攻占石家庄。傅作义营担任警戒任务,表现出色,得到晋军前敌总指挥张培梅的嘉许,力保其升任第4旅第8 团团长。10月,直军将领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等发动北京政变,所部改组为国民军。
1925年1月调升第4旅(旅长谢濂)第8团上校团长。
1926年9月升任第2师(师长孔繁蔚)第4旅(辖两团)少将旅长。12月第4旅扩编为第4师(辖一旅一团),升任中将师长。
1927年1月,直奉联合晋军进攻国民军。平绥铁路上的天镇,是国民军的必经之路。晋军派傅作义第8团驻守天镇阻国民军宋哲元部历时三个月的攻城,未能将天镇攻下,由此显露了傅作义守城的才能,战后被擢升为第4旅旅长,旋又升第4师中将师长。
1928年南北统一。傅作义则率第4师附炮兵团奔袭涿州。10月初,傅作义利用奉军换防之机,从太原深入奉军腹地,一举占取涿州,造成对奉军的致命威胁。可是晋军各主力部队迭告失利,纷纷撤离京汉、京绥两铁路线,涿州成为孤悬于奉军包围中的唯一据点。傅作义只得采取固守待援之策。傅作义以不足万人的无援之师,死守涿州达百日之久。阎锡山鉴于死守涿州已无意义,在各界劝和声中,遂授意傅作义与奉军停战议和。经过往返折衷,谈判告成。12月30日,傅通电宣布:“停止军事行动,将所部挺进军改为国防军,不再参加内乱”(《国闻周报》第五卷第二期)。1928年1月12日,第4师残部7000人出城接受奉军改编。
涿州之战是我国近代军事史上城市攻防战中著名一役。它虽然是一场军阀混战,傅军也迫于客观形势接受改编,但傅作义能攻善守的军事才干却得到军事界的公认,由此使他一举成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