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平望侯刘毅上书安帝应著《长乐宫注》、《圣德颂》记载邓绥对政治的作为,歌颂邓绥的行为

作者:邓绥

 

平望候刘毅上书安帝,皇太后邓绥杜绝浪费,勤俭节约救助民间灾难。
元初五年(118年),平望侯刘毅,以邓绥在政治上做了很多好事,想趁早让他们有所记载,便上书安帝说:“我听说《易经》上记载伏羲神农的事迹,而皇德昭著;《书经》上记述唐尧虞舜的事迹,而帝道崇高,所以,一定要把功业书之于竹帛,把德音留之于管弦。我考虑皇太后秉赋大圣的英姿,体现天地的厚德,踪齐舜妻娥皇、女英,迹比文王母大任,武王母大姒。孝悌仁慈,允恭节约,杜绝奢侈溢浪的根源,防止抑制逸乐贪欲的苗头。正位于内宫,流风化被四海。到和帝元兴、殇帝延平之际,国无太子皇储之副,太后仰观天象,参照人誉,迎立陛下为天下主,汉室永安,四海平静。又遭水灾,廪赈饥荒。施恩元元百姓,冠盖交路。菲薄衣食,为群下表率。减少膳事,解除车马,以赡养黎民大众。恻隐存心,若保赤子。克己引咎,显扬卑微。

 

 

 

刘毅认为应宣扬皇太后邓绥的功德,以表陛下的孝心。

崇尚安和之政,布施宽恕之教。封国除灭了的把它复兴起来,世系断绝了的把它继续起来,录用功,恢复宗室。流放了的追赦还原籍,禁锢了的复为平民。施政不属惠和的,思想上不加考虑;制度不合旧典的,朝廷内不与商议。大德洋溢,充塞于六合;洪泽丰沛,漫衍於八方。华夏和乐向化,戎狄混同归并。大功著称于大汉,硕惠厚加于生民。高高的功业,可以闻而不可以攀;荡荡的勋绩,可以歌而不可以名。古代的帝王,设左史以记事,置右史以记言;汉室的旧制,每世都有史事的记载。道有低有崇,治绩有进有退。假使善政不记述,细小灾异却总把它写下来,这便是唐尧商汤有洪水大旱的责任,而无各种事功都兴盛吉祥嘉天之美德;殷高宗祭成汤雉飞鼎耳而句隹,成王疑周公而有雷电大风的变异;却无视高宗修德而殷中兴,成王改过几致刑措的康宁之功。上考《诗经》、《书经》,虞舜嫔娥皇、女英二妃,周室有后稷母姜女原、文王母大任、武王母大姒三母,修行佐德,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过门限。从来没有内遭家难,外遇灾害,总揽万机,规划营造天地万物,功德高大像今皇太后。应当命令史官著《长乐宫注》、《圣德颂》,广布宣扬炫耀,把她的勋德勒金刻石,高悬如日月之明,垂之永远,以表示陛下淳厚的孝心。”安帝采纳了刘毅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在你说分手前、我甩了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邓绥简介

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南阳新野人,东汉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东汉王朝第四代皇帝汉和帝的皇后。邓绥系出名门,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刘秀进献了“图天下策”的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
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突然驾崩,面对着“主幼国危”的局面,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邓绥执政期间,对内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对外则坚决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但另一方面,邓绥亦有专权之嫌,其废长立幼,临朝称制达十六年而不愿还政于刘氏,朝中多有非议。
东汉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绥驾崩,谥号“和熹”,与汉和帝合葬于慎陵。

本    名
邓绥
别    称
邓皇后
所处时代
东汉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南阳新野
出生时间
81年
去世时间
121年4月17日
主要成就
临朝摄政十六年
职    业
邓贵人→邓皇后→邓太后
外    貌
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
谥    号
和熹皇后
陵    墓
慎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