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绥
邓绥白天处理朝政,晚上依然读书,后京师发生旱灾,邓绥亲自到洛阳审问冤案。
永初元年(107年),封邓绥母阴氏爵号太夫人为新野君,供汤沐邑万户。[15]
永初二年(108年)夏,京师旱灾,邓绥亲到洛阳官舍,审视记录有否冤狱情况。有一囚徒实在没有杀人被严刑拷问被迫认罪,瘦弱困顿被抬着来见邓绥,他畏于官吏不敢申言,将要离去的时候,抬起头像要诉说什么。邓绥察觉了,马上叫转来问他的情况,完全了解了他受冤枉的一切事实,立刻逮捕洛阳令下狱抵罪。邓绥此行还没有回到宫里,天就下了及时雨。[16]
永初三年(109年)秋,邓绥身体不舒服,左右的人忧虑惶恐,祷告神灵虔诚祝辞,希望能代命。邓绥听到,马上谴责发怒,恳切地敕令掖庭令以下,只能向神灵谢过祈福,不得狂妄地生出一些不吉祥的言语。照过去的旧例,到岁末主上要对遣归的卫士进行犒赏酒食,举行驱阴导阳驱除疫鬼的大傩仪式。邓绥认为阴阳不和,戎马干戈迭起,诏令飨宴不要设戏作乐,举行大傩逐疫,减去侲子半数,一律不用象、骆驼等。丰年则恢复原来老样子。太后自进入宫掖,跟着大家学习经书,兼习天文、算数。白天勤理王政,晚上就诵读诗书,只怕发生谬误,有乖典章制度,便博引广选很多儒者如刘珍等及博士、议郎、四府掾史五十余人,聚诣东观校对审核传记。事毕上奏御座,分别赐与葛布各不等。又诏令中官近臣在东观受读经传,从而教授宫人,左右学习诵读,早晚济济一堂。邓绥母阴氏新野君去世之时,邓绥亲自服侍疾病,至于最后一息,哀毁忧损,超过一般情况。赠予长公主赤绶、东园秘器、玉衣绣衾,又赐布三万匹,钱三千万。邓骘等坚决谦让不受钱布。派司空持节维护丧事,一切仪式比照东海恭王的样子,谥为敬君。邓绥忧愁缄默居丧完了,久旱不雨,邓绥接连三日到洛阳,审视记录囚徒罪状,清理出死罪三十六人,剃去颊须的二岁刑八十人,其余减罪从死刑、刖右趾以下至司寇的不等。
邓绥下昭说供奉祠陵庙的物品都必须到了时节才能贡上,并节省自己的费用以救助百姓灾难。
永初七年(113年)正月,开始入太庙,斋戒七日,赏赐公卿百僚各不等。十二日,参谒宗庙。率领命妇及群妾相助举行礼仪,与皇帝交替亲荐九献,成礼而还。下诏令说:“大抵供荐新味,多半不适应节候,有的积养强行催化成熟,有的在萌芽状态就采摘挖掘,味道还没有形成就夭折而不得遂其生长,这难道是顺应天时而培育万物吗?有的书上说:‘不到时候还没有成熟的食物,有伤于人,不宜奉供养。’自今以往,奉祠陵庙及供御用之物,都要到了时节才贡上。”这样,共省却二十三种食物。自邓绥临朝,有十年水旱之灾,四夷外侵,盗贼内起。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饥荒,就通宵不能入睡,生活供给,亲自减少或撤除,用以救济灾难困苦,所以天下恢复平静,年岁还得到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