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纯元皇后
宜修因皇帝改立纯元为皇后,对纯元心怀怨恨,将其毒死,纯元临死前仍为宜修着想,要皇帝善待她一生。
纯元是宜修的同父异母亲姐姐,母亲为正室陶夫人,宜修为侧室庶出,两人出生时间差两时辰(作者番外夜深沉里撰述)。皇帝与宜修应太后之意结合,先封朱宜修为先封为娴妃,答应宜修生下皇子之后立为皇后入宫未一年便有孕了,不过当皇帝遇见来探视宜修的纯元一见钟情后立纯元为皇后。但无论如何,皇帝的“爱情”自始至终只给过纯元。
而皇后之位、母仪天下之位,涉及整个国家所以哪朝哪代都是用综合性选择,而不是皇帝个人之意随便设立和废除。宜修认为孩子也成庶出,使受够庶出之苦的她忍无可忍,设计下毒让纯元难产而死,母子俱亡。但可笑的是,继任皇帝予润也是庶出,而继后朱宜修自己却是因她最恨的姐姐纯元的遗言而被立为皇后,踩着亲姐姐的尸体,踏着亲外甥的血,她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她想要的后位,然而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皇上的爱,就连甄嬛亦如此。
书中,纯元冰雪聪明,死前未必不知宜修的毒计,却依然选择逼皇帝立誓要善待宜修永不废弃她。但纯元也是真善良。她的得宠,都是母亲陶夫人所做(朱宜修夜深沉番外可查证),因为宜修是庶出竟然嫁进了皇家,又有皇上曾经的誓言,誓言又做了废,自己唯一的儿子又不幸病逝。这才心有不甘,在宜修生病之时,陶夫人给女儿纯元穿艳装去看望宜修,“正巧”遇见王爷,这才引得玄凌对纯元的宠爱,也是宜修失宠和被再一次成为庶出的标志。这也是让朱宜修心有不甘的一点。明明自己可以成为皇后,明明自己的儿子可以活下来,可就是因为自己嫡姐的进宫,让自己所希冀的一切 都成了空。
宜修行使毒计,纯元却依然选择逼皇帝立誓要善待宜修永不废弃她。有人会善良到临死还对敌人示好吗?她既知命已不久,索性让皇帝只记得她的好。心机至此,宜修非败不可。番外也指明纯元死前确实猜到了宜修所为,并对宜修失宠一事表达了歉意(望着宜修用最后的力气说出“对不住”)。
宜修时刻都记得自己是皇后,任何时候都记得皇后的礼仪,而玄凌在她面前也只是皇上与皇后,而不是夫妻。
走了一纯元,何曾想来一甄嬛,宜修连纯元的影子都斗不过,总结知,宜修自认为的“爱情”自始至终“没失去过”,因为从没“拥有过”。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来的,宜修与玄凌怎会没有夫妻情分,只是他们这样的“夫妻”与寻常人家太不相同。
纯元太不懂做皇后,宜修却太懂得做皇后,她时时刻刻守着皇后的仪制礼数,玄凌在她面前也只有做一本正经的皇上,于是“帝后”反在“夫妻”之上,不怪玄凌会说,宜修只是皇后,她不是妻,这或者也是许多做皇后的悲哀。再狠毒的女人,也会一往情深,只是善良的人情深是伤己,狠毒的人情深是伤人又作己,她纵是不恨玄凌,却也已经报复够他了,她让宛宛死,就是在他的心上捅刀子,留下一个永不能愈合的伤口,却不知道他与她之间的情永远不能平等,若以情之深浅来论辜负,那么辜负,远在他遇到宛宛之前。朱宜修只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并为他走错了路。
她这一生都活在挥之不去的纯元阴影中,纯元是她的免死牌,也是催命符。
后宫之中可怜之人未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却一定有可怜之处,菀菀最后求玄凌要一辈子待宜修好,无论如何不要废弃她,未尝不是觉得她也可怜。而最后所有的真相揭开,她小心翼翼地在玄凌面前攒得的多年情分也一朝断送得干干净净,一句死生不复相见,玄凌对她再无余情。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既然宜修恰如私愿自愿选择封建制度的婚姻,就要准备为封建制度作奉献。更何况,那个“私愿”是难动摇的中囯古代皇家婚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