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密为照顾祖母,无法应诏,书《陈情表》上奏,孝心感动晋武帝赞叹“不空有名也”

作者:李密

 

李密从小境遇不佳,父亡母改嫁,是祖母抚养长大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魏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


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官名)。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或《陈事表》,此《表》写于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

李密孝心感动晋武帝,为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刚正见称。过去,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进过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争,使诸王过境不敢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权贵畏惧他的刚正,故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后病卒,终年六十四岁。

房玄龄、杨维桢等均夸赞过李密,李密常言:‘吾独立于世,顾影无俦;然而不惧者,以无彼此于人故也’

房玄龄等《晋书》:“其余群子,并孝养可崇,清风素范,高山景行,会其宗流,同斯志也。”“密、彦、夏、庾,夙标至性。”
《资治通鉴》:“密与人交,每公议其得失而切责之,常言:‘吾独立于世,顾影无俦;然而不惧者,以无彼此于人故也。’”
杨维桢:“王孝子,魏三公。雀入幕,鲤入冰。孝子可移臣子忠,而况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何司徒,荀仆射,九锡王前相率拜。孝子龙钟亦长揖,爵级同升在三太。三太何足尊,不若犍为李孝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是梦楠可有人记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密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

中文名
李密
别    名
李虔,李令伯
国    籍
蜀汉→西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
出生日期
公元224年
逝世日期
公元287年
职    业
文学家,官员
代表作品
《述理论》《陈情表》
官    至
汉中太守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