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善导的佛学主张和后人评价,与昙鸾、道绰被日本净土宗尊为三祖,称善导为高祖

作者:善导

 

凡夫俗子乘着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虽然能够往生极乐净土,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是善导的佛学主张

善导认为,凡夫俗子乘着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虽然能够往生极乐净土,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往生的正因,也就是所谓安心、起行和作业。安心,即具足《观无量寿经》所说的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如是“具足三心必得往生”(《往生礼赞偈》)。起行,即起身口意三业之行。身业是礼拜阿弥陀佛。口业是称赞弥陀及诸圣众的身相光明及净土庄严。意业,是专念观察弥陀及诸圣众的身相光明及净土庄严等。作业,即依以下四修法策励实行:一、恭敬修,礼拜弥陀身心恭敬;二、无余修,即称名忆念弥陀及净土圣众,不杂余业;三、无间修,即修行三业乃至回向发愿,无有间断;四、长时修,即以毕命为期,心行相续,誓不中止。善导正是据此在玄中寺30多年,传授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昼夜六时礼赞。在这期间,他收徒讲学,传授佛家经典教义,为佛经教学尽心竭力。他讲《观无量寿经》200余遍,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对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自利利他,颇见功效,他以坚强的忍耐力拜佛参禅,苦修功业,并且培育了怀感、怀恽、贞固、净业等不少弟子。他“观人念弥陀佛名,或用麻豆等物为数量,每一称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积数万斛者”,表现了他坚强的毅力和对佛学的苦修程度。

 

后人对善导的评价,撰有不少佛学著作,为净土宗重要依据,对发扬光大净土宗,起了重要作用

善导撰有不少佛学著作,现存《观无量寿佛经疏 》、《往生礼赞偈》、《净土法事赞》、《般舟赞》、《观念法门》5部9卷,为净土宗重要依据。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发扬光大净土宗,起了重要作用,如《观经四帖疏》于8世纪时传入日本,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弟子有怀感等。 后来,日本高僧法然,即依此创立了日本的净土宗,善导与昙鸾、道绰被日本净土宗尊为三祖,称善导为高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坠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善导简介

释善导,即善导大师(613年—681年),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俗姓朱。唐朝专弘净土法门的一代高僧,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念佛时,常有光明随口而出,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幼年出家,习《法华经》、《维摩经》。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赴石壁山(今山西交城境内)玄中寺,拜道绰为师,修方等忏,听讲《观无量寿经》,笃勤精苦,得念佛三昧。后到长安光明寺传净土法门,倡导专心念佛,正式创立净土宗。演说净土法门30余年。受施之财,用以撰写《阿弥陀经》10余万卷,彩画净土变相300多壁。据《佛祖统记》卷26,“长安道俗传授净土法门者不可胜数,从其化者至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卷者,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者”。人称弥陀化身。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往生礼赞偈》、《净土法事赞》、《般舟赞》、《观念法门》,为净土宗重要依据。弟子有怀感等。善导与昙鸾、道绰被日本净土宗尊为三祖。

本    名
善导
所处时代
唐朝
出生地
山东淄博
出生时间
613年
去世时间
681年
主要成就
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和净土思想的集大成者
俗    姓
师    父
西河禅师——道绰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