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窥基
玄奘法师取经回到长安,发现老修行投错了胎,成了尉迟恭的侄子窥基
玄奘法师经过跋山涉水,迭遭灾难而不灰心。曾经誓言:“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愿东土一步生。”这种为法忘躯的精神,实在伟大!所以完成他伟大的事业,对中国佛教有所贡献,创立“唯识宗”。所谓“见贤思齐”,我们希望成就道业,应以玄奘法师为宝鉴,作为模范,向他看齐,把本有的智慧现出来,为佛教贡献一份力量。
一日复一日,玄奘法师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向西进行。抱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到目的地(天竺),决不休息。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千辛万苦,在路上行走三年,终于到达天竺的佛教大学(那烂陀寺),拜戒贤论师为师(当时天竺唯识学权威),专学《十七地论》及《瑜珈论》等经典。
学成归国,路经曲女城,为戒日王所请,在该城成立辩论大会,参加的有十八国的国王,以及大乘和小乘、婆罗门和外道等,约有六千人,盛况空前。大师为论主,称扬大乘,序作论义,写悬于会场门外,并言:“如改一字,愿拜他为师。”经过十八天,无人能改,最后胜利,名扬五天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见到窥基后见其是载法之器心生欢喜,劝其出家,窥基莫名其妙,不悦拒绝
于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回到长安,当时僧俗出迎有数十万人。唐太宗派相国梁国公房玄龄等为代表,欢迎玄奘法师于弘福寺,从事翻译经典工作。
玄奘法师,在天竺留学十二年(在路上往返耽误五年),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祖师。取回的经典有五百二十箧,计有六百多部。将全部经典贡献于国家,特蒙皇帝召见,嘉奖一番。玄奘法师便向唐太宗贺喜:“恭喜陛下。”唐太宗觉得莫名其妙,就问:“喜从何来?”玄奘法师说:“陛下得一位太子。”唐太宗有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说:“没有啊!”
玄奘法师心想:“明明指示老修行来投胎,怎会没有呢?”于是在定中观察。哎呀!老修行搞不清楚,投错胎了,跑到尉迟恭家里去。玄奘法师将这段因缘,向唐太宗报告。唐太宗说:“原来如此,你就去度他吧!”玄奘法师去找尉迟恭,说明来意。玄奘法师一见尉迟恭的侄子,心生欢喜。因为窥基的身体,非常魁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是载法之器。所以开门见山地说:“你跟我出家吧!”窥基一听,莫名其妙,不悦地说:“你说什么?叫我出家,岂有此理!”转身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