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善无畏
善无畏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示寂于洛阳大圣善寺禅室,时龄99岁,僧腊80,其示寂后,全身不坏
开元二十年(公732年),善无畏上奏玄宗,请求回国,玄宗优诏不许。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祖师右胁累足而卧,示寂于洛阳大圣善寺禅室,时龄99岁,僧腊80。玄宗亲自参加追悼大会,追封其为鸿胪卿,派鸿胪丞李岘、威仪僧定宾律师作监护,于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三日,将其葬于洛阳龙门西山广化寺内庭。出殡之时,悲泣倾城,山河变色,法界凄凉。弟子李华为其刻碑立于寺内,二弟子宝畏、明畏为其撰刻偈颂,亦树于院内。
善无畏三藏早已得金刚之身,故其示寂后,全身不坏。之后历朝历代,凡遇旱涝灾害,人们向他祈请,都十分灵验。洛阳信士,常将其法体请出龛室,香汤沐浴,作为供养;洛阳城的富豪,也争相布施,赞助浴事。皇室做禳灾、祈祷时,也会派许多使臣,去作供养、布施,那些人的求愿也会得到满足。
《宋高僧传》《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等记载的善无畏的一些事迹
善无畏祖师示寂之前,已是出没无常、人所难测;此番示寂,乃入于法界,生死一如,是灭非灭,故有种种征验,灵感非常,不可思议也。赞曰:
释宫尊种,龙扶出池。舍位成道,为人天师。
度微尘众,行甘露慈。风清热恼,月破昏疑。
法本不生,我今无得。随方演教,聿来中国。
帝后承迎,天花满裓。欢喜园中,唯闻瞻卜。
百千万亿,调伏其心。灌顶自昔,声闻现今。
山王高妙,海月圆深,示灭非灭,空悲鹤林。
伊水西山,冥冥石室,金棺已闭,式瞻元日。
双宝绍明,教尊言密。归我法者,因权悟实。
以上事迹据:
《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大正藏2055)
《宋高僧传》(大正藏2061)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大正藏208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