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孝杰的历史评价和后世地位,宋室为七十二位名将设庙,王孝杰位列其中

作者:王孝杰

 

王孝杰相关历史评价,武则天对王孝杰大加赞赏,“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

收复安西四镇后,武则天对王孝杰大加赞赏:“昔贞观中具缓得此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后又言:“贞观中,西境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夫宰相代天秩物,燮化人神,惟有德者宜之。若休璟、仁愿,用以丞弼,非强所不能邪?据功名之地,则绰绰矣。”

刘昫《旧唐书》:“王孝杰、唐休璟、张仁愿、薛讷、王晙等,皆韬武干,亟立边功。然孝杰失于再擒,休璟亏于余行。先败后胜,薛讷何惭;止雪回风,王晙难掩;仁愿操履,中否相兼。”

张说:“孝杰乃心国家,敢深入,以少当众,虽败,功可录也。”

常建:“嫖姚北伐时,深入强千里。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

陈元靓:“临难忘躯,有进无退。百万争邻,丹血相萃。战气方酣,鼓音忽惫。死敌为忠,足劝万代。”

王孝杰的后世地位,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包括“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孝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若那`只如初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于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在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兵败坠谷而死。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开元中,赠特进。

中文名
王孝杰
国    籍
武周(唐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京兆新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697年
职    业
将领
主要成就
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
官    职
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封    爵
清源县男
追    封
耿国公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