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孝杰
王孝杰相关历史评价,武则天对王孝杰大加赞赏,“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
收复安西四镇后,武则天对王孝杰大加赞赏:“昔贞观中具缓得此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后又言:“贞观中,西境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夫宰相代天秩物,燮化人神,惟有德者宜之。若休璟、仁愿,用以丞弼,非强所不能邪?据功名之地,则绰绰矣。”
刘昫《旧唐书》:“王孝杰、唐休璟、张仁愿、薛讷、王晙等,皆韬武干,亟立边功。然孝杰失于再擒,休璟亏于余行。先败后胜,薛讷何惭;止雪回风,王晙难掩;仁愿操履,中否相兼。”
张说:“孝杰乃心国家,敢深入,以少当众,虽败,功可录也。”
常建:“嫖姚北伐时,深入强千里。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
陈元靓:“临难忘躯,有进无退。百万争邻,丹血相萃。战气方酣,鼓音忽惫。死敌为忠,足劝万代。”
王孝杰的后世地位,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包括“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