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孝杰
延载元年王孝杰打败吐蕃大将勃论赞刃和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证圣元年再战吐蕃战事失利,被削职免官
公元694年(延载元年),王孝杰在青海湖附近,打败吐蕃大将勃论赞刃和吐蕃拥立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因功官拜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清源县男。
之后王孝杰出为瀚海道行军总管,在薛怀义的率领下攻打后突厥,但是未遇突厥军。公元695年(证圣元年),王孝杰又任朔方道行军总管再击吐蕃,由于战事失利,被削职免官。
公元697年契丹进入河北,武则天起复王孝杰,苏宏晖逃走,王孝杰兵败殉国
同年五月,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唐,李尽忠死后,他的妻兄孙万荣继续领导叛军。次年(公元697年),契丹进入河北,武则天起复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苏宏晖为副,统兵十八万讨击契丹。
三月十二,苏宏晖、王孝杰在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与契丹孙万荣遭遇,因为峡谷狭窄,前面峡谷外的契丹军队军队又非常多,王孝杰便亲率少量精锐士卒为前锋,且战且进,奋勇冲杀,冲出谷外,又将士兵排成方阵与敌人交战。但是这时苏宏晖因为敌人太多而害怕,逃走,后方的唐军主力没有跟进、没有来支援。王孝杰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坠崖身亡,他所率的少量先锋也死亡殆尽。这一战,敌人非常多,王孝杰以少打多,战败,所率少量先锋死亡殆尽。“虏甚众”,王孝杰“率精锐之士为先锋”“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见《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王孝杰深入敌境以少打多,兵数远少于孙万荣,王孝杰所率的是少量兵力。而“既无后继”“后援不至” (见《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说明苏宏晖与大军主力没有前去支援王孝杰。最终王孝杰率领的少量先锋死亡殆尽,而唐(周)军主力没有全军覆没。节度官记张说返回后,武则天询问王孝杰兵败情况,张说曰:“孝杰忠勇敢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武则天于是追赠王孝杰为夏官尚书,封耿国公。拜其子王无择为朝散大夫。派使者到斩杀苏宏晖,以示惩处。使者未至幽州,苏宏晖已经立功赎罪,最终免于诛杀。
约1年的时间,唐朝张九节、杨玄基等击败契丹孙万荣(万斩),孙万荣的首级被送到东都洛阳。武则天用李锴固等人平定契丹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