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史思明家庭成员介绍,以及陵墓遗址,位于北京丰台区,当地称之为“大疙瘩”

作者:史思明

 

史思明的家族成员

妻子

辛皇后

儿子

史朝义(怀王)

史朝清(史朝义弟弟)

《新唐书》(宋)中为避讳宋英宗赵曙庙号,称史朝英为史朝清,后晋的《旧唐书》中才是真正的名字。在梁羽生武侠名著《龙凤宝钗缘》中,虚拟人物史思明之女也名为史朝英。

史思明的陵墓遗址,位于北京丰台区王佐乡林家坟西约100米处

史思明墓位于北京丰台区王佐乡林家坟西约100米处,地面有高大的封土堆,当地称之为“大疙瘩”。农民长年在此取土,封土取尽后露出汉白玉石块和石条。

1965年春,发现玉册、马镫、铜龙、铜牛等文物。

1981年3——5月,原北京文物工作队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有玉、金、石、陶、瓷、铜等器物数十件。

据史料记载, 史朝义在洛阳宫玉芝殿杀死史思明后,用骆驼将其尸体从洛阳驮回范阳(今北京),根据出土玉册记载,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十八日丙申,史朝义才宣布史思明遗诏,并为他发丧下葬,谥号为“昭武皇帝”。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扑朔迷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安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今河南安阳)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思明被史朝义与部将谋杀。

中文名
史思明
别    名
原姓阿史那,名崒干
民    族
突厥
出生地
河北省涿州市
出生日期
公元703年
逝世日期
公元761年
职    业
军阀、叛军首领
历史事件
建立燕国形成割据,安乱祸首之一
称    号
大圣燕王,燕帝
年    号
应天,顺天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