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忠嗣
王忠嗣沉默少语,一心想为父报仇,且兵法一流,深受唐玄宗的器重
王忠嗣长大以后,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於用兵的谋略,唐玄宗与他谈论兵法,王忠嗣对答如流,唐玄宗很器重他,说:“你今后必然成为良将。”让他试守代州别驾,大姓豪强关闭门户收敛行迹,不敢犯法。王忠嗣经常率轻骑出塞,李亨禀告唐玄宗说:“王忠嗣勇于战斗,恐怕损失了他。”因此朝廷将他召回。
开元十八年(730年),朝廷又授予其父安西大都护之职。
信安王李禕在河东,萧嵩出河西,多次引荐王忠嗣为自己的部下。唐玄宗因他年轻,心怀为父复仇的意愿,下诏不可以任为重将。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萧嵩入朝,王忠嗣说:“跟随公已经三年,没有什麽回报天子。”于是请求率精兵数百袭击敌虏。适逢吐蕃赞普大酋在郁标川练兵,部下想要返回,王忠嗣不听,提刀冲入敌阵,斩杀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以万计。萧嵩向朝廷奏报他的战功。唐玄宗非常高兴。多次迁任为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封清源县男。与皇甫惟明互争高低,皇甫惟明诬陷他有罪,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有人提议说王忠嗣富於才干,杜希望奏请朝廷,朝廷下诏追召他赶赴河西,进军攻取了吐蕃新城。王忠嗣功多,授任左威卫郎将,专知兵马。不久吐蕃大举出兵,准备报复新城之败,早晨逼近官军阵地,唐军寡不敌众,全军都很恐惧。王忠嗣单骑挺进敌阵,左冲右突,一人杀死数百人,吐蕃军慌乱中相互践踏,唐军从侧翼袭击,吐蕃军大败。由于战功显赫,唐玄宗下诏授予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不多久又兼左羽林军上将军、河东节度副使、兼大同军使。
记载王忠嗣的史籍介绍
《旧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五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