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后人对孙位发出评价,其画千状万态,笔精墨妙,势愈飞动

作者:孙位

 

孙位于古籍中的记载,谓其:笔力狂怪,不以傅采为功
孙位者,东越人也。僖宗皇帝车驾在蜀,自京入蜀,号会稽山人。性情疏野,襟抱超然。虽好饮酒,未曾沉酩。禅僧、道士,常与往还。豪贵相请,礼有少慢,纵赠千金,难留一笔,唯好事者时得其画焉。光启年,应天寺无智禅师请画山石两堵,龙水两堵,寺门东畔画东方天王及部从两堵。昭觉寺休梦长老请画浮沤先生松石墨竹一堵,仿润州高座寺张僧繇战胜一堵。两寺天王部众人鬼相杂,矛戟鼓吹,纵横驰突,交加戛击,欲有声响。鹰犬之类,皆三五笔而成;弓弦斧柄之属,并掇笔而描,如从绳而正矣。其有龙拿水汹,千状万态,势愈飞动,松石墨竹,笔精墨妙,雄壮气象,莫可记述。非天纵其能,情高格逸,其孰能与于此耶!悟达国师请于眉州福海院画行道天王、松石、龙水两堵,并见存。不知其后有何所遇,改名遇矣。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卷上 【评】此段文字记孙氏画壁事迹最多。
孙遇,自称会稽山人。志行孤洁,情韵疏放。广明中,避地入蜀,遂居成都。善画人物、龙水、松石、墨竹,兼长天王鬼神。笔力狂怪,不以傅采为功。长安、蜀川,皆有画壁,实奇迹也。初名位,后改名遇,亦有图轴传于世。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纪艺上》【评】此条“笔力狂怪,不以傅采为功”句须注意。
《德隅堂画品》载:“位为蜀文成殿下将军,后遇异人得度世法,故名遇云。”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二《唐》
 

苏轼、苏辙等著名诗人也对孙位发出评价,称其画雄杰伟丽,见者皆知爱之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为神逸。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皆得其笔法。
——宋·苏轼《东坡集》卷二三
予昔游成都,唐人遗迹遍于老、佛之居。先蜀之老有能评之者曰:画格有四,曰能、妙、神、逸。盖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称神者二人,曰范琼、赵公佑;而称逸者一人,孙位而已。范、赵之工方圆不以规矩,雄杰伟丽,见者皆知爱之。而孙氏纵横放肆,出于法度之外,循法者不逮其精,有纵心不逾矩之妙。
——宋·苏辙《栾城集》后集卷二一【评】孙位的画风,反映出晚唐绘画已出现新的格局。
画之逸格,至孙位极矣,后人往往益为狂肆。
——宋·邓椿《画继·杂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祭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孙位简介

孙位,唐末书画家,后改名遇,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故又号会稽山人。唐僖宗广明元年末(881年初),黄巢入长安,他自长安入蜀,居成都。
孙位擅画人物、鬼神、松石、墨竹以及宗教人物,龙水尤为著名。在蜀中应天、昭觉、福海等寺院作画甚。画迹有《说法太上像》、《维摩图》、《神仙故实图》、《四皓弈棋图》等27件,著录于《宣和画谱》。

中文名
孙位
别    名
孙遇、会稽山人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唐代,生卒日期不详
职    业
画家
主要成就
对五代四川地区绘画艺术影响颇大
代表作品
《高逸图》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