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赵光义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使不少有才华的青年都有了入仕的机会

作者:赵光义

 

赵光义在当政初期,首先把年号改为“太平兴国”,以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
赵光义继位后首先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侄赵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赵德芳也封为节度使。宋太祖和赵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宋太祖的三个女儿为国公主。宋太祖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而一些宋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赵光义都予以赦免。
不过,赵光义注重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其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宋太祖朝的大臣。此外,赵光义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便于控制。
赵光义扩大科举的取士人数,他在位时期,第一次科举就比宋太祖时代最多的数字猛增了两倍多。科举使不少有才华之人都有机会入仕。

宋太宗赵光义酷爱读书,他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的书
宋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
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一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误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 常用于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此高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宋太宗赵光义即赵匡义(939年-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本    名
赵光义
别    称
赵炅、赵匡义
字    号
字廷宜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
出生时间
939年
去世时间
997年
主要作品
《御制诗文》
主要成就
灭北汉,基本完成全国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庙    号
太宗
陵    寝
永熙陵
典    故
开卷有益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