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韶
王韶在嘉祐二年进士及第,后考试制科不中,随游历边境,写下取西夏之略的《平戎策》三篇
王韶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初任新安主簿,后为建昌军司理参军。考试制科不中,即游历陕西,采访边境之风土民情。
熙宁元年(1068),上《平戎策》三篇,详论取西夏之略。
北宋统治者迫切解决西夏问题,王韶的《平戎策》分析熙河地区吐蕃势力现状,同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其大意认为:“西夏可以攻取。要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二州之地,这样夏人就有腹背受敌之忧。夏人近年攻打青唐,未能攻下,万一攻打下来,它必定会挥兵南下,大肆掠夺秦、渭二州,牧马于兰、会之地,切断古渭交通,征服南山的落后的羌人,西面构筑武胜城,时常派兵骚扰洮、河,那么陇、蜀各郡就都会受到威胁,瞎征兄弟他们能自保吗?就目前情况来看,口角氏子孙中,只有董毡稍能自立,瞎征、欺巴温等人,他们的势力范围都不超过一二百里,这么弱的势力能与西夏人抗衡吗?武威以南到洮、河、兰、鄯,都是过去汉代所辖的郡县,所谓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等地,土地肥沃,很适合羌人各部生存。所幸的是现在各羌分裂,互不统属,正好将他们割裂开来,各个击破。一旦各部都臣服了,口角氏敢不归顺吗?口角氏归顺了,那么河西李氏就成为我掌中之物了。再说口角氏子孙中,瞎征的势力相对来说比较大,羌人各部都畏惧他,如果招抚他后,让他驻扎在武胜或者渭源城,以纠合宗党,统治部族,习用汉人之法,到那时夏人虽然强大,而不为我统治的也不过只有延州李士彬、环州慕恩罢了。如此行事,则对大宋有肘腋之助,而又可以使夏人各部相互孤立,不能连结在一起,这应当算是上策了。”
由于《平戎策》既正确分析了熙河地区吐蕃势力的状况,更提出了解决北宋统治者最急迫的西夏问题的策略,其目的和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派“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相一致,因此得到北宋朝廷的高度重视和采纳,王韶被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秘书)之职,主持开拓熙河之事务。从此以一文人出掌军事,担负起了收复河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