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师师
徽宗写给李师师死后的诗,金兵听闻李师师于徽宗相好,被金兵撸进军营在军营里自杀了。
那么,李师师的下场究竟怎样呢?
这可以说是个谜团吧!
前面说了李师师不可能追随周邦颜或是徽宗,对于是否跟着燕青去了,也无法肯定。
有这样几种说法:
金国的统帅达赖领着的大军攻破东京城,掳走了徽宗,金国的老大更是命令达赖:“东京城里有家妓院里有个美丽的伎女叫李师师,听说是一个和赵佶那厮有一腿的女人,我久闻她的芳名了,给我把她找出来,带到我这里来让我看看,重重有赏。”于是,等金国大军攻下东京城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后,便到处搜查一个叫李师师的下落,当时“著名的叛徒张邦昌对东京城比较熟悉,也知道李师师一贯喜欢活动的地方,便带着金兵们一起找,很快就把李师师给抓到了,并把她带回了军营。
在军营里李师师见到了张邦昌,大骂:“告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 ” 意思是说,我只不过是个低贱的妓女,受过皇上的宠爱,到如今都感恩不尽,如今皇上给抓住了,我愿意以死来报答他,绝不苟且偷生,但你们这帮人高官厚禄,朝廷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地方,但你们却干出了叛君卖国的勾当?李师师不愿意伺候金主,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拔下头发上别着的金簪自刺喉咙,不死,又折断金簪吞下去,这才死了。
被金兵俘虏监禁的徽宗皇帝赵佶,听到李师师的死后,很伤痛,写了一首诗悼念她,曰:
苦雨西风叹楚囚,
香销玉碎动人愁。
红颜竟为奴颜耻,
千古青楼第一流。
还有一种说法:宋室南渡后,李师师辗转来到江市,流落在湖广一带,艰难无以自存,不得已重操旧业,但他经离乱,受尽折磨后的李师师已心绪萧索,容颜憔悴,仅卖唱度日。南渡士大夫慕其盛名,常邀她参加酒会,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
辇彀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遇湖湘;
缕衫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关于李师师的余生还有三各不同的说法:1做了道士2在金兵军营自杀了3嫁给了商人。
其一:
当李纲主持东京保卫战时,她将全部家财捐赠出来,助宋军抗金。靖康之难中她逃出东京,到慈云观中做了女道士。
其二:
金军攻破东京后,金主垂涎李师师,降臣张邦昌千方百计寻找,不惜重金悬赏,最后终于找到她。她蓬头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见金人,乘人不备,吞金自杀。
其三;
李师师南渡后,士大夫多把她当作红颜祸水,不肯与她交往,她穷愁潦倒,嫁给商人为妾,溺死在钱塘江中。
在开封市北关外尚有李师师墓。
对她一生的所做所为,有这样一首诗作了高度的概括:
芳迹依稀记汴梁,当年韵事久传扬;
紫宫有道通香窟,红粉多情恋上皇。
孰料胡儿驱铁马,竟教佳丽死红羊;
靖康奇耻谁为雪,黄河滔滔万古殇。
李师师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个女子了,因为,她的身影竟牵连着三个不同的文化领域。作为宋朝皇帝的宋徽宗赵佶,无疑是和李师师走得最近的。另外,一个是梁山泊的好汉浪子燕青,一个则是宋朝的名词人周邦彦。可以说在李师师的身旁,既围绕着官方文化,也围绕着平民文化;既围绕着文人的文化,也围绕着武侠的文化,这样就促成了李师师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