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游
陆游一生创作颇丰
据汲古阁所刻《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有古近体诗9138首);《放翁遗稿》3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家世旧闻》8则;《斋居纪事》36则。另有《续笔记》2卷、《高宗圣政草》 1卷、《陆氏续集验方》 2卷、《感知录》 1卷、《清尊录》 1卷、《绪训》 1卷、《放翁家训》等。
散文
《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南唐书》《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烟艇记》《书巢记》《论学二王书》
《家世旧闻》《斋居纪事》《放翁家训》《高宗圣政草》《感知录》《清尊录》《绪训》《陆氏续集验方》 《入蜀记》《祭雷池神文》
诗歌
《剑南诗稿》《放翁逸稿》《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黄州》
《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愤》《示儿》《诉衷情》《枕上作》《梅花绝句》
《临安春雨初霁》《金错刀行》《病起书怀》 《冬夜读书示子聿》《沈园二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秋思》
《夜泊水村》《庵中晚思》《剑门道中遇微雨》《观大散关图有感》《赠洞微山人》
词
《放翁词》《渭南词》《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谢池春·壮岁从戎》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临江仙·离果州作》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鹊桥仙·一竿风月》《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书法
《怀成都诗卷》 《怀成都十韵诗卷》 《致仲躬侍郎尺牍》《桐江帖》《长夏帖》《北齐校书图跋》《尊眷帖》
《秋清帖》 《诗境》《苦寒帖》 《上问帖》(陆游作品参考资料 )
陆游的家族成员
家世 高祖 陆轸 字齐卿,官至吏部郎中,追赠太傅。
祖父 陆佃 字农师,官至尚书右丞,著有《陶山集》十四卷
父亲 陆宰
历任淮西提举常平、淮南东路转运判官等职,有藏书楼“双清堂”。
母亲 唐氏 熙宁初年参知政事唐介的孙女。
前妻 唐婉 字蕙仙,陆游母舅唐闳女儿,绍兴十四年成婚,后改嫁赵士程。
后妻 王氏 陆游第二任妻子
子嗣 长子 陆子虞 淳熙十五年出仕,官至淮西濠州通判。
次子 陆子龙 庆元三年出仕武康尉,官至东阳丞。
第三子 陆子修 嘉泰四年,出仕闽县。
第四子 陆子坦 嘉泰四年春, 出仕临安。
第五子 陆子布 生于淳熙元年(1174),陆游生前未曾作官。
第六子 陆子聿 生于淳熙六年(1178),陆游生前未曾作官。
女儿 名不详 史载,陆游有二女,名不详。
孙子 陆元廷 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
曾孙 陆传义 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
玄孙 陆天骐 在崖山战斗中不屈于元,投海自尽。
陆游的相关史料记载
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九十五清·钱大昕《陆放翁先生年谱》
清·赵翼《陆放翁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