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吕祖谦关心朝中大事,立主抗金,但是在他从政期间他的才能未能充分的发挥

作者:吕祖谦

 

吕祖谦为人宽厚谦和,有涵养,不和人有口角之争。

周必大:祖谦涵养久,知典故,不但文字之工。
朱熹:①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 ②伯恭是宽厚底人,不知如何做得文字似轻儇底人。
脱脱: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
全祖望:小东莱之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化其偏,宰相之量也
纪昀等:祖谦虽与朱子为友,而朱子尝病其学太杂。其文词闳肆辨博,凌厉无前,朱子亦病其不能守约。...祖谦於《诗》、《书》、《春秋》皆多究古义,於十七史皆有详节。故词多根柢,不涉游谈。所撰文章关键,於体格源流,具有心解。故诸体虽豪迈骏发,而不失作者典型,亦无语录为文之习。在南宋诸儒之中,可谓衔华佩实。

 

吕祖谦关心朝廷的大事,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白寿彝:吕祖谦关心朝中大事,极力主张抗金。他曾上书说:“恢复大事也,规模当定,方略当审……臣愿精加考察,使之确指经画之实,孰先孰后,使尝试侥幸之说不敢陈于前。”他对南渡之后50年,“文治可观而武绩未振”的情况极为担忧,希望能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其用意显然是十分深刻的。可惜吕祖谦在从政的18年间,屡被他所说的“隐忧”所困,未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实在令人叹惋。
祖辈、父辈和兄弟的坟墓10余座,可辨者有吕好问墓、吕本中墓、吕在器墓和吕祖俭墓。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涼透了的心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初以荫补入官。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登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累官直秘阁、主管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理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后追封开封伯。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

本    名
吕祖谦
别    称
吕成公、东莱先生、小东莱先生
字    号
字伯恭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地
婺州
出生时间
1137年4月9日
去世时间
1181年9月9日
主要作品
《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
主要成就
创立“婺学”,“东南三贤”之一
官    职
直秘阁、主管明道宫
谥    号
成→忠亮
爵    位
开封伯(追封)
原    籍
寿州
典    故
鹅湖之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