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孟珙为在抗蒙战争中牺牲的文武官员建立闽忠庙,每年祭奠一次殉国者

作者:孟珙

 

孟珙高风亮节,为人慷慨,为在抗蒙战争中牺牲的文武官员立庙。
孟珙的高风亮节也有很多表现。黄州之战,朝廷赐孟珙金碗,他把金碗加上白金五十两赏赐给诸将。将士日夜战斗,伤病员很多。孟珙与大家同甘共苦,加派军医为士兵疗伤,将士们都感激不已。
治理川蜀时,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互相弹劾对方。孟珙写信给他们说:“国事都如此事态了,你们两个合智并谋,还对抗不了蒙古,现在反而勇于私斗,岂不愧对于廉颇蔺相如的风骨吗!”用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劝解,两个人看了信后,十分惭愧,重归于好。
淳祐二年(1242年) ,余玠上任四川制置使,顺路拜访孟珙处。两位当时撑起南宋大半江山的名帅相见,孟珙认为重庆(四川制置司已由成都迁至重庆)的粮草太少,慷慨地发送十万石屯田粮给余玠作为见面礼,并派兵六千入蜀,命令儿子孟之经担任策应司都统制,随时准备救援。
淳祐二年,孟珙奏请朝廷,希望为在抗蒙战争中牺牲的文武官员立庙,以纪念他们保卫国家的功劳,并激励后人献身报国。他在岳阳著名的慈氏塔下,建起了一座祠堂,朝廷下旨赐名闵忠庙,每年祭奠一次殉国者。孟珙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动了当地人民和将士家属。后来孟珙去世后,也进入了闵忠庙接受后人祭拜。

孟珙个人作品编辑
孟珙精于《易》,亦通佛学。著有《警心易赞》 ,已佚。《全宋诗》卷3154录其诗二首。《全宋文》卷7762收有其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在清醒中选择的偏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孟珙简介

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号无庵居士。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封汉东郡开国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淳祐六年(1246年)以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旋即病逝,享年52岁。后特赠太师、吉国公,谥忠襄。

本    名
孟珙
别    称
孟少保、孟忠襄
字    号
字璞玉 
号无庵居士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宋人
出生地
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
出生时间
1195年
去世时间
1246年10月13日
主要作品
《警心易赞》
主要成就
歼灭金国武仙军团,联蒙灭金;屡败蒙古,收复襄阳、樊城等地
祖    籍
绛州(今山西新绛)
官    职
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
封    爵
汉东郡开国公→吉国公(追封)
追    赠
少师→太师
谥    号
忠襄
信    仰
儒、佛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