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宋军与蒙古军多次交战之后,蒙古军撤退,孟珙又一次扭转了南宋的被动战局

作者:孟珙

 

宋军奋勇作战,迫使蒙古军阵势大乱,宋军兵分七路突袭蒙古军,使蒙古军营盘大乱、军心动摇。
嘉熙元年(1237年)十月,蒙古军再度南侵,在宗王口温不花、大将张柔率领的主力进攻黄州。黄州所在的长江江面非常窄,利于渡江,是淮西的军事重镇。张柔部在黄州城西的大湖中夺取大批船只,顺流下达长江边。孟珙奉老上司史嵩之的命令,紧急从鄂州率水师火速驰援。双方恰巧在江面遭遇,面对老伙计,孟珙毫不手软,利用宋军艨艟斗舰猛撞蒙古船阵,冲乱敌军船队,杀开一条血路后进入黄州。由于这一次蒙古军来势汹汹,宋军又首战不利,本已绝望的黄州军民听说孟珙来援,士气大振,齐声欢呼道:“吾父来矣!”
黄州原为孟珙的大本营,这里的城防措施都是由他亲自主抓,很难被敌军攻克。孟珙每日亲临城头,督促宋军防御,看望伤病员,还斩杀四十九名畏敌退缩的士兵,最终稳住了宋军的阵脚。
黄州保卫战首先在江面展开,孟珙派遣部将水军攻击蒙古水军,宋军奋勇作战,迫使蒙古军阵势大乱,退缩到长江北岸,并俘获战船两百余艘。蒙古水军的渡江计划完全破产。于是蒙古军便转移攻击目标,进攻黄州东堤,想切断黄州与水军的联系,孟珙挑选精兵壮士组织敢死队,经过奋战又重新夺回并守住东堤。这样,蒙古军便不得不直接攻打黄州城。由于口温不花增派西域兵和原西夏地区的归附军连续不停地进攻,黄州处于危急之中。为了破坏蒙古军的攻城之势,孟珙派部将刘全等兵分七路,趁夜里悄悄出城,兵分七路突袭蒙古军。作为老朋友,张柔也很给孟珙面子,他的营寨防备严整,使宋军偷袭失败。而其六路宋军获得胜利,使蒙古军营盘大乱、军心动摇。
 

 

蒙古军整顿之后,发动昼夜不停的轮番进攻,第二年蒙古军撤退,孟珙又一次扭转了南宋的被动战局。

蒙古军整顿之后,便再次发动昼夜不停的轮番进攻。蒙军使用了火炮轰击黄州,把黄州城墙上的城楼全部烧毁,但是由于黄州的坚守,城头随时补上缺口,使蒙军无法趁机攻上城头。蒙古人又冲到黄州城下挖城墙,想直接在城墙上挖洞杀进城,孟珙派人预先在蒙军挖墙地方的城内,再筑一道城墙,并在被挖城墙的内侧挖大坑当陷阱,号称“万人坑”。当蒙军最终挖开城墙冲进来时,前面还是坚固的城墙,并且前军在后军的推挤下纷纷掉进坑里而被宋军用石头檑木砸死。到了第二年(1238年)的春天,死伤“十之七八”的蒙古军终于撤退。孟珙又一次扭转了南宋的被动战局,授宁远军承宣使、枢密副都承旨,不久升京西湖北制置使,实际上已是南宋中部战场的主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慯十→待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孟珙简介

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号无庵居士。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封汉东郡开国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淳祐六年(1246年)以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旋即病逝,享年52岁。后特赠太师、吉国公,谥忠襄。

本    名
孟珙
别    称
孟少保、孟忠襄
字    号
字璞玉 
号无庵居士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宋人
出生地
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
出生时间
1195年
去世时间
1246年10月13日
主要作品
《警心易赞》
主要成就
歼灭金国武仙军团,联蒙灭金;屡败蒙古,收复襄阳、樊城等地
祖    籍
绛州(今山西新绛)
官    职
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
封    爵
汉东郡开国公→吉国公(追封)
追    赠
少师→太师
谥    号
忠襄
信    仰
儒、佛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