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宋理宗即位后对政治和经济进行整顿,但未能达到效果

作者:赵昀

 

宋理宗通过控制考中进士的人数和严格升迁制度解决大量亢官,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理宗的政治改革需要解决大量冗官,这是通过控制考中进士的人数和严格升迁制度办到的。从端平元年开始,平均每次科考的中进士人数为四百五十人,而不是以前的平均每次六百人。理宗又规定无论在首都的朝官还是在外地的地方官都不得私荐官员,没有担任过州县地方官的人不能进入朝廷做郎官,已经当上郎官的必须外放,补上州县地方官这一任。但这些措施流于表面,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宋理宗即位后任用贤人,弹劾史弥远一党,后因蒙古入侵,南宋军费上涨,经济整顿失败。
权相史弥远共擅权二十五年,南宋日渐衰落。理宗一亲政就任用洪咨夔等人做监察御史,弹劾了史弥远一党的“三凶”梁成大、李知孝、莫泽。而被史弥远排斥的真德秀、魏了翁则被召入朝。当时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三亿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宋廷停止发行新币,回收部分旧币,并动用库存黄金十万两、白银数百万两平抑物价。但是不久蒙古入侵,南宋军费陡升,宋廷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以缓解财政压力。最终经济整顿破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宝、、爱╱从头来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昀简介

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原名赵与莒,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是为宋理宗。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自己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执政后期,又沉缅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联合大蒙古国灭金。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景定五年(1264年)11月16日,宋理宗在临安去世,在位40年,享年60岁,遗诏太子赵禥即皇帝位。咸淳元年(1265年)三月葬于会稽府永穆陵。咸淳二年(1266年)十二月上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本    名
赵昀
别    称
宋理宗、赵与莒、赵贵诚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时间
1205年1月26日
去世时间
1264年11月16日
主要成就
联蒙灭金,端平更化,创办慈幼局
庙    号
理宗
陵    墓
永穆陵
在位时间
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
年号1
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
年号2
宝祐、开庆、景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