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耶律隆绪的生平简介之东征西讨,一再向周邻扩张,版图不断扩张

作者: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封皇弟楚国王隆佑为齐国王,留守东京,开泰二年命令化哥再次西征

开泰元年(1012年)三月初七,以蔚州为观察,不再隶属于武定军。初八,到苇泊。初十,下诏册封皇女八人为郡主。十八日,下令择吉日举行拜山礼,命令北宰相、驸马、兰陵郡王萧宁及枢密使、司空邢抱质督促有司准备仪式所需物品。二十日,改封皇弟楚国王隆佑为齐国王,留守东京。四月初三,高丽派使者蔡忠顺前来请求照旧称臣,耶律隆绪下诏令王询亲理朝政。八月初一,铁骊那沙等将兀惹百余户送到宾州,皇上赐给他丝绢。同日那沙乞求赐给他佛像、儒学书籍,下诏赐给他护国仁王佛像一尊,《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二十四日,高丽王询派田拱之上表告称因病不能来朝见,耶律隆绪下诏再次索取六州地。十一月初一,文武百官给耶律隆绪加尊号为弘文宣武尊道至德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开泰。将幽都府改称析津府,蓟北县改称析津县,幽都县改称宛平县。

开泰二年(1013年)五月初一,命令化哥再次西征。

开泰三年(1014年)二月初二,下诏增加枢密使以下官员按月发放的俸禄。初八,派上京副留守耶律资忠再次出使高丽索取六州旧地。四月初三,下诏令南京辖内不得拖延刑事案件的处理,以致妨碍农事。初八,乌古叛乱。二十日,沙州回鹘曹顺派使者进贡。二十一日,任命西北路招讨都监萧孝穆为北府宰相。夏天,下诏令国舅详稳萧敌烈、东京留守耶律团石等讨伐高丽,让他们在鸭绿江上造浮桥,在保、宣等州修筑城池。

开泰四年耶律隆绪东征,开泰六年回上京,开泰八年征伐高丽

开泰四年(1015年)正月二十一日,东征。东京留守善宁、平章涅里衮奏称已总领大军及女真部兵马分道进讨,派使者携带密诏前去军中宣旨。四月初四,任命林牙建福为北院大王。初五,萧敌烈等征讨高丽回国。十七日,耶律世良等表上攻破阻卜所得的俘虏及缴获物数目。十九日,歇驾于沿柳湖。二十日,女真派使者前来进贡。二十三日,耶律世良等讨伐乌古,攻破之。二十五日,派使者奖赏有功将领。耶律世良进讨迪烈得至清泥埚。当时于厥部已被讨伐平定之后,朝廷决定将于厥居民迁徙到内地,他们安土重迁,重新发动了叛乱。世良吸取这一教训,在攻破迪烈得之后,就将其青壮年全部杀光。世良带领军队渡曷剌河,进击迪烈得余部,由于侦察不严密,使得迪烈得将领勃括得以在密林中招集兵马,趁辽军不备进行偷袭。辽军向后稍事退却,在河曲集结驻扎。勃括当天晚上又前来偷袭。第二天,辽后卫部队赶到,勃括引诱于厥部众一起逃跑,世良进行追击,大军到达险要之地,勃括率众据险阻休憩,辽军侦察到了驻扎场所,世良没有及时进击冲杀,致使勃括得以乘轻骑逃脱。辽军缴获其辎重并俘获被诱逃的于厥部众。将他们连同被迪烈得所获的辖麦里部居民一起迁徙到内地,在胪朐河上筑城让他们居住下来。五月初二,命令北府宰相刘晟为都统,枢密使耶律世良为副都统,殿前都点检萧屈烈为都监,准备征伐高丽。刘晟先将家属安置到边郡,致使出师日期被迫推迟,耶律隆绪派人追赶让他返回京师。另由萧屈烈统率部队进军讨伐。任命耶律德政为辽兴军节度使,萧年骨烈为天城军节度使。十一月十四日,下诏淘汰东京僧人,并命令上京、中京和诸道选拔精兵五万五千人以备东征。

开泰五年(1016年)春正月初二,北幸。初五,耶律世良、萧屈烈与高丽交战于郭州之西,破之,斩首数万级,尽数俘获其辎重。初十,军队驻扎于南海军,耶律世良在军中逝世。二月初四,阻卜酋长朝见。十五日,任命前东京统军使耶律韩留为右夷离毕。二十三日,皇子耶律宗真出生。三月十一日,鼻骨德酋长撒保特、赛剌等朝贡。十七日,诸道狱中已无犯人,下诏给官员晋级赐物。二十二日,任命前北院大王耶律敬温为阿扎割只。二十七日,党项魁可降附。四月初二,赈济招州饥民。初五,任命左夷离毕萧合卓为北院枢密使,曷鲁宁为枢密副使。

开泰六年(1017年)九月初五,回上京,因皇子属思出生,大赦天下。十二日,任命驸马萧琏、节度使化哥、知制诰仇正己、杨佶充任出使宋国祝贺宋生辰正旦使、副使。二十日,萧合卓等进攻高丽兴化军未能攻克,班师回国。冬十月初二,南京路发生饥荒,从云、应、朔、弘等州运来粟米赈济灾民。

开泰七年(1018年)三月初八,命令东北越里笃、剖阿里、奥里米、蒲奴里、铁骊等五个部族每年向辽进贡貂皮六万五千张、马三百匹。十三日,乌古部节度使萧普达征讨叛变的敌烈部,灭掉了它。五月初五,封皇子宗真为梁王,宗元为永清军节度使,宗简为右骁卫大将军,宗愿为左骁卫大将军,宗伟为右卫大将军,皇侄宗范为昭义军节度使,宗熙为镇国军节度使,宗亮为绛州节度使,宗弼为濮州观察使,宗奕为曹州防御使,宗显、宗肃均为防御使。任命张俭为守司徒兼政事令。七月初四,诏令翰林待诏陈升在上京五鸾殿绘制《南征得胜图》。十月,将中京新建成的两座宫殿分别命名为延庆和永安。

开泰八年(1019年)八月初六,派郎君曷不吕等统帅诸部兵马与大军会合一同征伐高丽。

开泰九年(1020年)九月十九日,文武百官奉表给耶律隆绪上尊号,没有得到允许;群臣多次上表,耶律隆绪方才准奏。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少年如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乾亨四年(982年)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统和四年(986年)辽军大败宋北伐之师,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亲征,屡败宋军订立“澶渊之盟”。两朝各守旧界。此后一百多年,辽宋未大战。为制扼宋,对党项施以拉拢之策。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亲政,在位期间,对内实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任贤去邪,仿唐制,开科取士。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达鼎盛。对外实行联合党项抗击宋朝之策,向周邻扩张。他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所作曲达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1031年驾崩,葬庆陵。

中文名
耶律隆绪
别    名
文殊奴
国    籍
中国(辽朝)
民    族
契丹族
出生日期
保宁三年十二月己丑日
逝世日期
太平十一年六月初三
职    业
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信    仰
佛教,道教
主要成就
向高丽及西北诸部发动战争,声威传中亚 
压制宋朝,四方称臣 
仿唐制,完成中国北方封建化 
使大契丹达到全盛
代表作品
《传国玺诗》、译《讽谏集》
庙    号
圣宗
谥    号
文武大孝宣皇帝
年    号
统和、开泰、太平
陵    墓
庆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