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钜夫
程钜夫从学于徽庵先生程若庸,和翰林学士吴澄是同窗,后随其叔父来南城寄居,元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程钜夫作为人质进京
程钜夫的祖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程钜夫5岁就学,由于长辈谆谆教诲,家学渊源深厚,他从幼年时代开始就显得出类拔萃,文思敏捷,过目成诵,17岁开始从学于龙渊先生胡自明,19岁开始游学于临川临汝书院,从学于徽庵先生程若庸,和翰林学士吴澄是同窗,都是教育家李燔的三传弟子。
叔父程飞卿于宋德祐元年(1275年)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通判,程钜夫随其叔父来南城寄居。
德祐二年(1276年),元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因程钜夫是叔父的嗣子,作为人质进京。
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见程钜夫,十分赏识他,提拔其为翰林,程钜夫耿直敢言,深得忽必烈信任
元世祖至元中,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见他,问他南宋贾似道为何许人。他应对极详,忽必烈甚喜;忽必烈让他书写笔札以观其才能,他立即写了二十多幅笔札呈上,忽必烈很惊奇,问他担任何职,他禀告说是一千户。忽必烈对近臣说:“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的确聪明有见识,可安排为翰林。”不久,求相火礼霍传旨召他至翰林院,因见他年轻,就任命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忽必烈嘱咐他:“从此国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证,都应该为肤言之。”他顿首谢恩说:“臣本疏远之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敢不竭力以报答陛下。”程钜夫耿直敢言,深得忽必烈信任。末久升为翰林修撰,再任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