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元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程钜夫作为人质进京,曾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得到赏识,被提拔为翰林,其为人耿直敢言,深得忽必烈信任

作者:程钜夫

 

程钜夫从学于徽庵先生程若庸,和翰林学士吴澄是同窗,后随其叔父来南城寄居,元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程钜夫作为人质进京
程钜夫的祖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程钜夫5岁就学,由于长辈谆谆教诲,家学渊源深厚,他从幼年时代开始就显得出类拔萃,文思敏捷,过目成诵,17岁开始从学于龙渊先生胡自明,19岁开始游学于临川临汝书院,从学于徽庵先生程若庸,和翰林学士吴澄是同窗,都是教育家李燔的三传弟子。
叔父程飞卿于宋德祐元年(1275年)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通判,程钜夫随其叔父来南城寄居。
德祐二年(1276年),元将攻南城,程飞卿献城降元,因程钜夫是叔父的嗣子,作为人质进京。

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见程钜夫,十分赏识他,提拔其为翰林,程钜夫耿直敢言,深得忽必烈信任
元世祖至元中,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见他,问他南宋贾似道为何许人。他应对极详,忽必烈甚喜;忽必烈让他书写笔札以观其才能,他立即写了二十多幅笔札呈上,忽必烈很惊奇,问他担任何职,他禀告说是一千户。忽必烈对近臣说:“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的确聪明有见识,可安排为翰林。”不久,求相火礼霍传旨召他至翰林院,因见他年轻,就任命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忽必烈嘱咐他:“从此国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证,都应该为肤言之。”他顿首谢恩说:“臣本疏远之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敢不竭力以报答陛下。”程钜夫耿直敢言,深得忽必烈信任。末久升为翰林修撰,再任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能准确在人群中抓住你的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
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建昌通判程飞卿降元,入为质子,授千户。世祖赏其识见,使入翰林,累迁集贤直学士。至元十九年(1282年),奏陈五事,又请兴建国学、搜访江南遗逸、参用南北之人,其建议均被采纳。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江南推荐赵孟頫等二十余人,皆获擢用。丞相桑哥专政,程钜夫上疏极谏,几遭杀害。其后历官大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翰林学士承旨,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
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中文名
程钜夫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京山
出生日期
1249年
逝世日期
1318年
职    业
官员
主要成就
主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
代表作品
《大天乙真庆万寿宫》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