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元明善修成宗、顺宗《实录》,有文集行世,所取士后多为名臣,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有一子,晦,早卒

作者:元明善

 

元明善修成宗、顺宗、武宗、仁宗《实录》,书成,每奏一篇,帝必称善,奉旨出赈山东、河南饥,以钞万二千锭分给之,始会试天下进士,所取士后多为名臣,卒于位,追封清河郡公

与修成宗、顺宗《实录》,升翰林直学士。诏节《尚书》经文,译其关政要者以进。明善举宋忠臣子集贤直学士文升同译润,许之。书成,每奏一篇,帝必称善,曰:“二帝三王之道,非卿莫闻也。”兴圣太后既受尊号,廷臣请因肆赦,明善曰:“数赦,非善人之福,宥过可也。”奉旨出赈山东、河南饥,时彭城、下邳诸州连数十驿,民饿马毙,而官无文书赈贷,明善以钞万二千锭分给之,曰:“擅命获罪,所不辞也。”还,修《武宗实录》,又升翰林侍讲学士,预议科举、服色等事。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明善首充考试官,及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臣。改礼部尚书,正孔氏宗法,以宣圣五十四世孙思晦袭封衍圣公,事上,制可之。擢参议中书省事,旋复入翰林为侍读,岁中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又召入集贤为侍读,议广庙制。升翰林学士,修《仁宗实录》。英宗亲课太室,礼官进祝册,请署御名,命明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当时莫并焉。至治二年,卒于位。泰定间,赠资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曰文敏。
明善早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文集行世。

元明善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出其文,问集何如,集劝其去百有余字,然文益精当,集每见明经之士,亦以明善之言告之,明善一子,晦,早卒
初在江西、金陵,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明善言:“集治诸经,惟朱子所定者耳,自汉以来先儒所尝尽心者,考之殊未博。”集亦言:“凡为文辞,得所欲言而止,必如明善云‘若雷霆之震惊,鬼神之灵变’然后可,非性情之正也。”二人初相得甚欢,至京师,乃复不能相下。董士选之自中台行省江浙也,二人者俱送出都门外,士选曰:“伯生以教导为职,当早还,复初宜更送我。”集还,明善送至二十里外,士选下马入邸舍中,为席,出橐中肴,酌酒同饮,乃举酒属明善曰:“士选以功臣子,出入台省,无补国家,惟求得佳士数人,为朝廷用之,如复初与伯生,他日必皆光显,然恐不免为人构间。复初中原人也,仕必当道;伯生南人,将为复初摧折。今为我饮此酒,慎勿如是。”明善受卮酒,跪而酹之。起立,言曰:“诚如公言,无论他日,今隙已开矣。请公再赐一卮,明善终身不敢忘公言!”乃再饮而别。真人吴全节,与明善交尤密,尝求明善作文。既成,明善谓全节曰:“伯生见吾文,必有讥弹,吾所欲知。成季为我治具,招伯生来观之,若已入石,则无及矣。”明日,集至,明善出其文,问何如,集曰:“公能从集言,去百有余字,则可传矣。”明善即泚笔属集,凡删百二十字,而文益精当。明善大喜,乃欢好如初。集每见明经之士,亦以明善之言告之。
明善一子,晦,廕受峡州路同知,早卒。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空如此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元明善(1269—1322年),字复初,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北魏拓跋氏后裔。弱冠游吴中,以文章名于时。在江南曾作过几任省掾一类官吏。元仁宗未登基前,为元武宗太子,擢元明善为太子文学。仁宗即位,改翰林待制,与修成宗实录。升翰林直学士。鲜卑拓跋氏后裔。年二十,已有文名,荐为安丰、建康两路学正。历行院令史、江西省掾,从元军镇压赣州刘贵起义,累迁中书左曹掾。仁宗居潜邸,选为太子文学。仁宗即位,改翰林待制,与修《成宗、顺宗实录》,升翰林学士、侍讲学士。延祐二年(1315),会试进士,为考试宫,廷试为读卷官。改礼部尚书,迁翰林侍读,出为湖广参政。英宗即位,授翰林学士,与修《仁宗实录》。工古文,与姚燧齐名。清人辑其文,为《清河集》。

本    名
元明善
字    号
复初
出生时间
1269
去世时间
1322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