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元朝军队和地主武装义兵的镇压使起义形势转入低潮,刘福通趁高邮之战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反元武装斗争,韩氏君臣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的作为,史家历来有较公正评论

作者:韩山童

 

元朝军队和地主武装义兵的镇压使起义形势转入低潮,脱脱奉命镇压高邮张士诚,却在前线被削兵权,元军不战自溃,刘福通趁机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反元武装斗争
由于元朝军队和地主武装——义兵的镇压,一度轰轰烈烈的起义形势迅速转入低潮。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也受到遏制。至正十四年九月,顺帝妥欢贴睦尔命右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镇压高邮(今属江苏)张士诚,因元廷内部倾轧,脱脱在前线被削兵权,元军不战自溃,百万大军四散,元末农民战争的形势发生急遽变化。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利用高邮战役后的形势,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反元武装斗争。他将韩林儿自砀山夹河迎至亳州(今属安徽),立其为帝,号小明王,建国大宋,改元龙凤,以林儿母杨氏为皇太后。林儿号称宋徽宗九世孙,故国号称宋,以迎合汉族人民的民族感情,表示“复宋”之实现;所谓“小明王”者,是为迎合“明王出世”之预言,以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来到。

韩氏君臣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的作为,史家历来有较公正评论。《国初群雄事略》记载韩氏君臣大有功于我明也,《明史》中称韩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
韩氏君臣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的作为,史家历来有较公正评论。《国初群雄事略》引李文凤论曰:“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轮临江左者,以有宋为捍蔽也。韩氏君臣非特有功于中国,其亦大有功于我明也乎!”《明史·韩林儿传》赞曰:“元之末季,群雄蜂起。……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夫岂偶然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韩山童(?-1351年),子韩林儿,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出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一信仰白莲教的家庭。成年后一边务农,一边传播白莲教,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张推翻元朝统治,并结识了安徽阜阳(《元史·顺帝本纪》作颍州)人刘福通。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同时在河道中埋设一石人,背刻“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韩、刘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韩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当地县令急调军队围剿。韩山童不幸被俘,随即被杀害。

中文名
韩山童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栾城(今属河北)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1351
职    业
元末民变领袖
信    仰
白莲教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