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大渊
汪大渊远航回国,着手编写《岛夷志》,把两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国社会经济、奇风异俗记录成章,作为资料保存下来,并被收入《泉州路清源续志》中,作为附录
汪大渊远航回国后,便着手编写《岛夷志》,把两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国社会经济、奇风异俗记录成章,作为资料保存下来。当时泉州路正在修郡志,泉州地方长官偰玉立(称达鲁花赤)与主修郡志的人吴鉴,因泉州是“市舶司”(海关、航运、外经贸职能)所在,“诸蕃辐辏,不能无记”所以将《岛夷志》收入《泉州路清源续志》中,作为附录。后来汪大渊回到久别的故乡南昌,将《岛夷志》节录成《岛夷志略》,在南昌印行。这本书才得以广为流传。但《岛夷志》一书却在元末兵乱中大部分散失,明朝后终于失传。该书被今人评为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汪大渊著《岛夷志》的态度严肃,曾说书中所记“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张翥言非亲见不书。吴鉴言其目所及,皆为书以记之。马欢亦说《岛夷志》所著者不诬
汪大渊著《岛夷志》的态度是很严肃的,曾说书中所记“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为它作序的泉地方官、著名文人张翥说: “汪君焕章当冠年(即二十岁),尝两附舶东西洋,所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用之所宜,非亲见不书,慢信乎其可征也。”另一作序者,泉州方志主修吴鉴说:“其目所及,皆为书以记之。以君传者其言必来信,故附《清源续志》(即《泉州路清源志》)之后。”后来明朝永乐年间,随郑和七下西洋的马欢说:“随其(郑和)所至,……历涉诸邦,……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可见该书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