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愈
邓愈和常玉春领兵先后攻占牛渚矶、太平、芜湖等,率领士兵偷袭海牙水师,大败之,又克金陵,和徐达顺势占领镇江、广德等,因军功获封,后与胡大海里应外合,大败苗军
参见词条: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为了统一江南,在1355年(至正十五年)农历六月,命令邓愈和常玉春领兵自巢湖南下,先后攻占牛渚矶、太平、溧阳、溧水、句容、芜湖。
元朝大将海牙率领水师集结于采石矶,准备进攻太平,邓愈率领士兵偷袭,攻入敌军大寨,俘虏了对方的精锐兵将;又用两只小船,装满作燃料用的杂木,杂木内藏火药,灌以油脂,小船冲入元军水师之中,火势猛烈,元军大败,死伤无数。
邓愈等将领乘胜率军渡江,进攻金陵。元朝南台御史福寿督兵死守,邓愈等人浴血奋战,终于攻破金陵,杀死福寿。后来邓愈又和徐达顺势占领镇江、丹阳、金坛、广德。朱元璋因邓愈战功卓著,提升邓愈为广兴翼元帅,出守广德州,破长枪帅谢国玺于城下,俘其总管武世荣,获甲士千人。
1357年(至正十七年) ,朱元璋又因邓愈的军功,提升邓愈为枢密院院判。同年农历七月,朱元璋命邓愈为征南将军,以胡大海为副将,攻取旌德、绩溪、休宁,并乘胜攻占江南重镇徽州。
湖南“苗帅”杨完者率兵十万来进攻徽州。当时徽州城郭残破,而且胡大海率领部队攻婺源还没有回来,邓愈身边只有少数士兵,情况危急。于是邓愈激励士兵,明立赏罚,大开徽州城西门,布下疑兵计。苗军见状,不敢入城。胡大海得到消息后,昼夜兼程赶回,与邓愈里应外合,协力拼杀,苗军大败而逃。
邓愈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攻占杭州,多次击退陈友谅,由于降将祝宗、康泰的叛变,洪都失守,未得怪罪,取得鄱阳湖之战的胜利,消灭陈友谅,镇守襄阳等处
邓愈又先后攻占了婺源、休宁、严州、建德,转战皖、浙、赣等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敌军望风而降。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各地民众争持酒肉慰劳。迁佥行枢密院事,攻占杭州,击败李伯升的援军,遣使说降饶州守将于光,并击退陈友谅的多次进犯。邓愈升任江南行省参政,总制各翼军马,先后攻占浮梁、乐平、余干、建昌。进攻江西时,陈友谅部将、抚州守将邓克明投降。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陈友谅丞相胡廷瑞献龙兴路,朱元璋改名洪都府,邓愈被提为江西行省参政,率兵镇守洪都(今南昌)。由于降将祝宗、康泰的叛变,洪都失守,朱元璋并没有怪罪。后徐达还师收复洪都,朱元璋复命邓愈辅佐大都督朱文正镇守洪都。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夏,陈友谅号称率领60万人马围攻洪都(今南昌),楼船高与城等,乘涨直抵城下,围数百重。邓愈防守抚州门,城墙破损了30余丈,邓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邓愈又奉命先后平定江西南安、南雄、韶州、赣州诸郡,28岁的邓愈被提升为江西行省右丞。
消灭陈友谅后,邓愈又奉命先后平定江西南安、南雄、韶州赣州诸郡。28岁的邓愈被提升为江西行省右丞,在常遇春攻克襄阳之后,邓愈又以湖广行省平章的官职,镇守襄阳等处。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官司属,封邓愈为右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