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黄道周艺术造诣颇深,擅书画,后人将其作品著成《黄漳浦先生全集》

作者:黄道周

 

黄道周艺术造诣颇深,通懂天文,擅长画作、书法及诗歌等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
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态,是黄道周行草书的主调。他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虽长,但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而密,虽略带习气,但奇崛刚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尤显出其人刚直不阿的个性。其立轴代表作有行草书《赠蕨仲兄闻警出山诗轴》、《闻奴警出山诗轴》等,两作均加大行距,以连绵草书而成,有奋笔直下之势,激情燃纸,振迅耳目,如闻钟声、蹄声于道。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 黄道周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他的楷书,如《孝经卷》、《张溥墓志铭》,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十分类似钟繇楷法。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他的行草书,如《五言古诗轴》,大略类其楷书的体势,行笔转折方健,结字欹侧多姿,朴拙的风格同样接近钟繇。他的隶书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点,不如楷书那样古拙清刚。从黄道周书论中,反映出他对魏晋书法是比较倾心的,尤其对钟繇、索靖等具有古朴书风的书法更为欣赏,而对其当代书法,如董其昌的书法,则并非如此。

黄道周个人著作颇丰,著有《儒行集传》、《易象正义》等
黄道周著作甚丰。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现存诗两千余首,被俘后“见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诗,出自忧愤,最为感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天使让我爱你的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幼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年间改谥“忠端”。道光四年(1824年),从祀孔庙。

本    名
黄道周
别    称
石斋先生
字    号
字幼玄,又字幼平、幼元、螭若、螭平 
号石斋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福建漳浦铜山
出生时间
1585年3月9日
去世时间
1646年4月20日
主要作品
《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
主要成就
抗清死节,书法艺术
官    职
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追    封
文明伯
谥    号
忠烈(南明)、忠端(清朝)
祖    籍
莆田文赋里双牌铺(莆田山牌村)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