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方孔炤所著易学作品多采用三段式方法,从易学思想切入,加以分析

作者:方孔炤

 

方孔炤之易学思想为从时政切入,从而联系发觉其易学根源
导论章,在本章中,首先要从其生平切入,分析当时的政治社会之现实情形,以及从思想史等角度,分析孔炤的论学背景。其次则对方氏易学的形塑、方孔炤学思发展的进程,以及《周易时论合编》一书的形式结构予以探究。最后,则说明本文的研撰动机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透过其所极力批判的问题切入,以发抉其易学之基源问题,藉以揭示方孔炤时用易学之方向。

方孔炤之易学著作多采用三段式的论述方法,从易学切入,最后提出自己见解
三至九章,方孔炤易学的易学内涵之解析与诠释,此部份本文大抵上采取三段式的探讨方式,首先以易学史的角度予以考辨;其次再就相关的理论问题予以析论;最后则说明孔炤对此问题的看法。
1,第三章从经传参合的问题切入,说明在易学史上的演变过程,以及朱子「《易》本卜筮之书」的观点及影响,并举李光地为例说明;继而以说明方孔炤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进而展示其易学立场;最后则阐明他对《周易》本质的看法为何。
2,第四、五两章论太极,首先透过思想史的省察,釐析相关问题。继而从理论层面,展示周子太极观的内涵;继而探究造成诸家争论不休的原因;最后再申明方孔炤贯一不落有无的太极学说,对於相关问题的看法,以及此一看法背后所隐涵之意义。
3,第六、七两章论河洛之学,这两章先自河洛源流切入,进而说明河洛之学的的意涵,以及河洛所引发之问题。继而自孔炤对於相关问题的看法切入,说明他如何透过太极分化的角度,以「密衍」与「互藏」等主张解决此中的问题。
4,第八、九两章讨论先后天易学,首先就先后天易学之内容异同及其关系,予以探究。继而进一步阐释方孔炤对於相关问题的看法,以及如何透过先天蕴於后天之见解,回应其基源问题。
第四部份则为结论,综合说明方孔炤易学之归趋,继而说明其贡献与局限,最后则从易学史的角度,说明其价值与定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夏日未央”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方孔炤(1590——1655),安徽桐城(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字潜夫,号仁植。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嘉定州知州。易学家,方以智父。湖广巡抚,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

本    名
方孔炤
字    号
潜夫
所处时代
出生地
安徽桐城
出生时间
1590
去世时间
1655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