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黄得功为人直言,不阿谀奉承,人称“黄闯子”,得以立功成名

作者:黄得功

 

黄得功为人粗犷,从未接受文教,但其忠义之心天地可鉴
黄得功粗犷、勇猛,没有文化。朱由菘在江南刚刚登基,他的诏书和指示大多是一群小人搞的,黄得功有时接到诏书以后竟当着使臣的面骂骂咧咧把诏书撕毁。但是他的忠义出自天性,只要听到别人拿国家大事来规劝他,他总是心服口服,立即改正。

黄得功直谏北来太子一案,人称“黄闯子”,然而最终自尽殉国

北来太子一案,黄得功曾抗言上书争论说:“太子未必是假冒的,先帝的儿子也就是您的儿子,不是一点证据都没有就能来胡乱假充的。我担心在朝廷中的大臣们花言巧语奉承陛下您的人多,敢不看您的脸色直言进谏的人少,他们就是明白认出是太子,也不敢抗言上书,怕给自己惹祸啊!”当时太子的真假没人敢断定,黄可是得功敢于这样忠愤直言,不阿谀奉承。
黄得功每次打仗都喝下几斗酒,酒酣以后气力更加勇猛。他喜欢拿着铁鞭打仗,每次战后鞭出的血沾在手腕上,要用水泡很长时间才能洗净,他的队伍中人们都称呼他是黄闯子。他起初做偏裨小将,跟着别的大将立功成名,不曾撞上过大敌。等自己领了一个兵镇封为侯爵以后,不到一年多时间就南北转移,主上逃跑,大将战败,没机会施展自己的力量就束手就死,与国俱亡了。他的军队出外,纪律严明,部下不敢侵扰百姓,因此所到之处人们都感激他的好处。庐州、桐城、定远当时都为他建立了生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不舍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黄得功(?—1645年),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黄得功行伍出身,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在于农民军的战争中,黄得功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崇祯末年,封靖南伯。明朝灭亡后,因参与拥立福王朱由菘,晋为侯爵,与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并称为江北四镇。清军南下后,朱由菘逃入芜湖黄得功营中,清兵分兵来袭,得功率军在荻港与清兵大战。此时刘良佐在岸上大呼招降,黄得功怒斥他,突然一箭射射穿喉咙,于是抽出刀自杀。

本    名
黄得功
别    称
黄闯子
字    号
虎山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开原卫
去世时间
1645年
主要成就
率破张献忠,擒马武,杀王兴国;平定左梦庚
封    爵
靖国公
官    职
庐州总兵、太子太师、左柱国
谥    号
忠桓
祖    籍
合肥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