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得功
黄得功早年丧父,胆略过人,参军斩杀两名敌军而得功
黄得功得功早年丧父,同母亲徐氏生活在一起。他年少时就有无比的勇气,谋略过人。十二岁那年,母亲有一回酿好了酒,他偷偷地给喝完了。母亲责怪他,他笑着说:“赔你很容易嘛。”当时辽地军事很急,得功拿了一把刀混在官军中,跑到战场上就斩获了敌人两颗头颅,中奖赏后大概得了五十两白银,回家献给母亲,说:“我用这钱来弥补偷喝的酒。”从这以后得功给经略当了亲军,积累战功做到了游击。
黄得功率禁军镇压民变,战功显赫,斩杀敌军首领数人
崇祯九年(1636年),黄得功升为副总兵官,分管京师的卫戍部队。
崇祯十一年(1638年),黄得功率领禁军跟从总管熊文灿到舞阳去镇压农民军,鏖战在光山和固始之间,战功最显著。八月又随从熊文灿在浙江的吴村和王家寨镇压农民军将领马光玉,获得很大胜利。朝廷下诏加封他为太子太师,署总兵军衔。
崇祯十三年(1640年),跟从太监卢九德在板石畈打败农民军,农民军首领革里眼等五营兵投降了。
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总兵的身份同王宪分别护守凤阳和泗州的皇陵,得功驻军定远。张献忠攻占桐城,挟持营将廖应登到城下诱降。黄得功与刘良佐联合兵力在鲍家岭攻打他们,农民兵失败而逃,追到潜山,抓获了农民军将领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把他们杀掉了。三鹞子是张献忠的养子,是农民军中号称最勇猛的将领。黄得功在战斗时中箭伤了脸,反而更加努力,同贼兵转战十多天,所杀伤的人数最多。
黄得功每当要奔赴战场,就喝上几斗酒,深入敌方军营,不顾生死,不计利害,被称为黄闯子。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得功移守庐州。 农民军攻陷庐江、凤阳两郡县。黄得功奉皇命在定远县镇守。当时张献忠匪帮暗藏在英山县、太湖县之间,黄得功用五千骑兵前往镇压他们,在石牌与他们相遇。张献忠畏惧了,不应战就逃跑。黄得功追上了他,不到尺把远,就想活捉他,反而被他逃脱离开了。黄得功就接管了张献忠所抢掠的一万多男女人员,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家乡,把武器、辎重收归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