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贺锦为“十三家”之一,后率领“革左五营”,兵力强悍,攻陷明朝各地

作者:贺锦

 

贺锦参与荥阳大会,长期坚持抗击官府,其兵力可观
明末各路农民起义队伍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大会时,贺锦名列十三家之一。会后,在中原地区作战。1638年起义军受挫,他仍坚持斗争。后与贺一龙、马守应转移至英山(今湖北省英山县)、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太湖(今安徽省巢湖市西)一带地区,与刘希尧、蔺养成等合军,称“革左五营”。革、左五营的实力相当可观,当时任明朝安、庐、池、太巡抚(简称皖抚)的郑二阳在奏疏中说过,“革、左之狡横不下于献、操,善战者不止数万。”他们主要是依托大别山脉(史称英霍山区)开展战斗。

贺锦所率革左五营曾投降朝廷,后重举义旗,攻陷各地

崇祯十三年冬(1640),明监军道杨卓然就亲自跑到潜山、太湖山区,面见五营领袖,企图以口舌诱使贺锦等人接受朝廷的招降。双方一度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崇祯十四年(1641),明廷因种种顾忌,在招安问题上犹豫不决;李自成张献忠部义军又在这年初取得了攻克洛阳、襄阳的惊人战果,农民战争业已转入高潮。革、左五营领袖才又重整旗鼓,开始主动出击。崇祯十五年(1642),革、左五营一度向东进军,连克巢县、含山、全椒等县,兵锋直指南京。后来又同张献忠部义军配合,攻取六安、霍丘、无为、庐州等府州县。这年十月,李自成和罗汝才联军粉碎了孙传庭的进攻之后,已经在河南站稳了脚跟。革、左五营乃决定离开安徽,北上河南同李自成、罗汝才联合。史籍中保存了五营移往河南时的一些情况,如《新蔡县志》记载:革里眼“引兵数万来投闯贼,经蔡城北,甲兵精骁,自卯至酉,行营未尽。”《沈丘县志》也说:“十月初三日,流寇老、左髻王、格料雁、一斗谷等由固始、新蔡而来,如风雨骤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伊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贺锦简介

贺锦(?-1645),号左金王(一说争世王为贺锦、左金王为蔺养成),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位郑州市西)大会战时名列十三家之一。会后,在中原地区作战。1638年起义军受挫后,他仍坚持斗争。后于贺一龙、马守应转移至英山(今湖北省英山县,位鄂东罗田县东)、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位六安市西南)、太湖(今安徽省巢湖市西)一带地区,与守应、刘希尧、蔺养成等合军,称“革左五营”。1642年与李自成联合,他与罗汝才相结,意欲自立一年。次年,李自成杀罗汝才,他亦受牵连被杀。

中文名
贺锦
别    名
左金王
民    族
出生日期
1645
主要成就
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