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历史上对刘泽清的评价,以及人物相关争议,降清后的谋反案疑点很多

作者:刘泽清

 

刘泽清相关历史评价,“其谲诈凶顽类此,又恶可与论天下大计哉!”

郝锦:各镇分队于村落打粮,刘泽清尤狠,扫掠民间几尽。

倪在田:泽清、良佐徼乱扰俶,不异盗贼。而覆国之罪,良佐弥深;屠民之伯,泽清是最。一以酰戮、一列贰臣,斧钺之当,岂独”天道好还“也!

戴名世:四镇惟黄得功忠勇奉朝命,而余皆骄悍,不可法度使。

张廷玉:泽清为人性恇怯,怀私观望。

温睿临:①维时大厦将倾,仅仅督辅以一木搘之;栋折榱崩,势必然也。诸镇虽合志尽诚,犹且有覆厌之惧;况各殊城府而复观望怀私哉!吾论东平之为人,其一无所取者也。当怀宗朝,妄报大捷,诡称坠马,屡邀宠赉。既于枕戈喋血之际,费千金构一水阁,招诸生争献诗歌颂功德,亦祗自诩其能文事、能咏吟而已,而遂置疆理大计于不问邪!②其谲诈凶顽类此,又恶可与论天下大计哉!

顾诚:四镇中高杰、黄得功兵力较强。高杰、刘泽清是望风而逃的败将,本应受到朝廷的惩罚;黄得功、刘良佐在甲申年间也无“功”可录,只是由于他们以兵力作后盾使朱由崧得以如愿以偿登上皇帝的宝座,都成了定策功臣。······正因为四镇的形成本不是在为明室收复“失地”中作出过什么贡献,而是在策立上对朱由崧个人有功。就弘光、马士英而言,需要凭借他们的兵力慑服江南士绅;四镇也自恃有功,“天子乃我辈所立”,从此骄悍跋扈,一味麕集于南直隶江北地区争夺“善地”以自肥,进而挟制朝廷。

对于刘泽清谋反案的相关争议,顾炎武认为是清廷觊觎刘泽清的财富

由于刘泽清谋反案的疑点很多,当时已有人不相信清廷公布的案情。顾炎武认为:”故侯多嫌猜,黄金为祸胎。“清廷觊觎刘泽清的财富,他过去又数敌太多,招来了他的杀身之祸。乾隆钦定《明史》也不理会祖宗朝定的案件,只笼统地说,“大清恶其反复,磔诛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〆带刺的玫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刘泽清(?—1649年),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崇祯末年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东平伯,与刘良佐、高杰、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刘泽清投降,其后清廷讨厌他反复无常,将其绞死。

本    名
刘泽清
字    号
字鹤洲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曹县
去世时间
1649年
官    职
左都督、太子太师
封    爵
东平伯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