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清代文学家,藏书家曹寅以校勘、购书为乐事,曾刻古书十五种

作者:曹寅

 

曹寅甚爱藏书赏画,在家门外建一小亭,名唤“楝亭”,用来收藏书画
清著名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幼清,一字楝亭,号荔轩、雪樵。祖籍汉军正白旗,世居沈阳。官通政使、江宁织造。因在家门外,种植楝树数株,建一小亭,名为“楝亭”,以为藏书赏画之处。后官由织造兼视两淮盐政。从政之余,以校勘、购书为乐事,往来于书肆间。所藏书宋元版本较多,校勘亦精。曾和朱彝尊来往过密,李文藻称“曝书亭之书,楝亭皆抄有副本”,如宋乐史《太平寰宇记》200卷、宋赵孟奎《分门纂类唐歌诗》100卷、魏鹤山《毛诗要义》、《楼攻媿文集》等。编撰有家藏书目《楝亭书目》8册16卷,著录图书3287种,抄本、内府刊本甚多,仅“说部类”就有469种。刻《音韵》5种及《楝亭藏书》12种。所校刊的古书甚为精美,如顾景星《白茅堂全集》,施闰章《学余堂文集》,《诗集》,《全唐诗》900卷等,抄本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等。章学诚说,曹寅刻古书十五种,世称“曹楝亭本”。藏书印有“千山曹氏家藏”、“楝亭曹氏藏书”、“子孙保之”、“平滦世家”等。著有《楝亭诗词抄》、《诗抄别集》、《词抄》、《楝亭图咏》等。

 


曹寅作为康熙家臣和耳目,身份矛盾,不被人所理解,接纳,内心孤独
内务府包衣是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人群,曹寅是其典型代表,他的身上充满矛盾。他是汉族,又是旗人;是奴隶,又是官员。就是在官员中他的身份也难以确定,满官认他为汉人,汉官认他为满人。他所担任的职务虽是最能捞钱的肥差,却又为正途出身的汉族官员所不齿。他若是像大量内务府人一样,没有什么文化,唯以捞钱为能事倒也罢了,可他同时又是学富五车的人物,是诗人、戏剧家、藏书家、出版家。他不能不为这种身份的不确定、灵魂的无归属而苦恼。曹寅坐轿出门总是低头看书,从不抬头,表面上,他说是为了避免官民向他行礼,实际上与这种矛盾的心态大有关联。他在写给丰润兄长曹鋡的诗中言到:“枣梨欢罄头将雪,身世悲深麦亦秋。人群往往避僚友,就中唯感赋登楼。”很形象地写出了他的这种苦闷。他活得风光又凄苦,体面又卑微,他是在历史的夹缝中生存的边缘人,他在历史的夹缝中歌吟,他的诗便在沉雄朴厚之中时时带有若隐若显、挥之不去的悲哀。若问曹寅诗歌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就是这种欲说还休的悲凉。在旧文学中,这是一种独特人物发出的独特声音,是瞬间繁华与无常命运合奏的音响,曹寅本人也因此成为独特的典型人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太奢侈”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曹寅简介

曹寅(1658 - 1712),康熙名臣、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善骑射,能诗及词曲。

本    名
曹寅
字    号
子清 
荔轩,楝亭
所处时代
清代
民族族群
满族(政治上),汉族(血统上)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时间
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七日
去世时间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
主要作品
《楝亭诗钞》《楝亭词钞》《楝亭书目》
主要成就
管理江宁织造、两淮盐政,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
旗    籍
满洲正白旗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