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冯锡范想让郑克塽代替监国的郑克臧,设计郑克臧岳父减轻其势力借机缢杀郑克臧

作者:郑克塽

 

郑克塽为郑经的次子,其岳父为冯锡范,冯锡范设计陈永华致其抑郁而终
康熙九年(1670年),郑克塽于东宁承天府出生,其生母为延平王郑经的后宫夫人黄氏,郑克塽的嫡母为早已于康熙五年(1666年)逝世的郑经嫡妃唐氏。郑克塽为郑经的次子,郑克臧为其同父异母的兄弟。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已经起兵反清,耿精忠遣人入台请求郑军入闽作为援助。郑经西征清朝福建的时候,册立嫡长子郑克臧为延平王世子,授予监国的职务、掌理明郑王朝国政。并将陈永华之女陈氏许配给了世子郑克臧,而冯锡范之女冯氏则许配给了郑克塽。
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经西征内地的时候被清军主帅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击败,无功而返。而就在郑军入闽的时候,监国郑克臧的岳父、东宁总制陈永华奉命留守台湾,兼管这里的兵马和守卫情况,颇有人望,郑军撤回台湾后,郑克塽的岳父冯锡范嫉恨陈永华,想要谋取他的兵权,郑经大将刘国轩与冯锡范的态度暧昧。冯锡范设计而对陈永华说:“在西征上我没有立下功劳,回来后仍占据国家大位,觉得不妥,所以我将辞去职务,在家静养以渡余年。”这话深深让陈永华感动,既然最令人头痛的一介武夫冯锡范都懂得要刺位,自己也应辞职,即向郑经提出解除兵权的辞呈。郑经不想批,但冯锡范却大加赞同并说道:“永华勤劳数载,形神已焦。今欲乞休静摄,情出于真,宜俯从之。”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月,郑经批准,并将陈永华所管辖全国最骁壮的部队勇卫军交由刘国轩;冯锡范仍然任职侍卫,并不辞职。 五月,陈永华被解除职务,并辞去东宁总制之职,不久忧郁而死,陈永华的逝世标志着郑克臧势力大减。


郑经去世后,郑克塽在其岳父的助力下夺得王位,任用资才庸懦的郑聪为辅政公,尽失民心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二十八日,郑克塽的父亲郑经病逝,他的诸位兄弟为争夺王位大打出手。当时世子为郑克塽的长兄郑克臧,郑克臧是陈永华的女婿,已经成年,担任监国很多年了,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冯锡范想要让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取代郑克臧,并且派人同郑氏宗亲郑聪、将领刘国轩商议。刘国轩本非奸邪之徒,但冯锡范之父冯澄世对刘国轩有提拔之恩,刘国轩曾拜冯澄世为义父,这层密切关系使刘国轩倒向冯锡范一方,也遗忘托孤使命,促使冯锡范后来的弑君。
并且他们向太妃董酉姑进“郑克臧非郑氏骨肉,而是李氏之子”等谗言,共同策划、发动东宁之变。不久,冯锡范与郑经的诸子以郑克臧非嫡出之由,将其缢杀。郑克塽承袭了延平王的爵位。政变后,郑克塽被拥立为新王。继位后,郑克塽先是晋封宗室与政变的功臣,分别赐予公、侯、伯等爵位;随后又追赐祖辈郑成功夫妇以及父辈郑经夫妇谥号。
郑克塽被拥立后后,冯锡范自以拥立有功,表封为忠诚伯,仍管侍卫,兼参赞军机。 弑君的郑聪为辅政公,然而资才庸懦,事少决断,惟冯锡范是听;郑明、郑智为左右武骧将军。又将“克臧螟蛉难嗣大位”的文书通告四方,民心、军心尽丧。
同年七月,清朝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向康熙帝上奏说:“郑经死后,郑克塽年幼,诸将不能协同作战,郑克塽不能驭下,兵民离心,如果此时派出大军征讨台湾必能攻克,机不可失啊。”康熙帝听后当即表示同意李光地的建议并且准备攻台。
而此时,郑克塽统治下的台湾在经济上、军事上也远非昔日可比。经济上,台湾已连续三年发生自然水旱灾害,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多年战争的消耗,也使台湾府库空虚,财政拮据。为筹集粮饷,扩充军队,抵御清军的进攻,郑氏集团加强了对台湾各族人民的压榨和勒索,岛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军事上,郑军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仅剩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台湾、澎湖两地的郑军尚有5万余人,大小战船200 艘左右,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断有郑军官兵驾船投奔大陆,向清政府投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的、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郑克塽(1670年8月13日—1707年9月22日),幼名秦,人称秦舍,字实弘,号晦堂,郑经次子,郑成功之孙。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及陈永华相继去世,重臣冯锡范联合郑经从弟等人发动政变,刺杀监国郑克臧得逞,立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为延平郡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水师提督施琅于澎湖海战大破郑军舰队,攻占澎湖,郑军主将刘国轩逃回台湾。冯锡范遂劝说郑克塽降清。七月初五,冯锡范命郑德潇写降表。七月十五日,冯锡范将郑克塽送交施琅。八月十三日,施琅进入台湾受降。随后郑克塽前往京师,隶属汉军正红旗,受封为嘉德官。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郑克塽病故,爵位无袭。

本    名
郑克塽
别    称
郑秦、秦舍
字    号
字实弘,号晦堂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东宁承天府
出生时间
1670年8月13日
去世时间
1707年9月22日
封    号
镇国将军、延平王、海澄公
逝世地
北京
享    年
37岁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