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陈宏谋著作颇丰,其著作《五种遗规》是对前人思想智慧的挖掘选粹,影响甚大

作者:陈宏谋

 

《学仕》、《养正》、《训俗》、《从政》、《教女》五者合刻成书,称作《五种遗规》
思想家陈宏谋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陈宏谋,在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存在于他的著作之中。他一生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仍笔耕不辍,著作甚丰,有《培远堂全集》、《五种遗规》等近300万字。尤其是他的《五种遗规》影响很大。《五种遗规》是对前人思想智慧的挖掘选粹,“或嘉言,或懿行,悉皆古人成书,故曰遗规也”。《五种遗规》中《养正遗规》以蒙学少年为读者对象,教他们如何读书、立志,共四卷;《训俗遗规》以士、农、商贾等为读者对象,教他们如何处世做人,共四卷;《从政遗规》是为官者从政而写,要求上副圣训,下符民望,共二卷;《教女遗规》以女孩为读者对象,强调了女德女智教育,共上、中、下三卷;《在官法戒录》读者对象为胥吏,提出“见善而以为法,见不善而以为戒”,共四卷308条。以上人称《五种遗规》。陈宏谋晚年在京辑录的《学仕遗规》,提出仕和学的关系不能矛盾的观点,共四卷,与《养正》、《训俗》、《从政》、《教女》四者合刻成书,亦称《五种遗规》。

《五种遗规》在清末被定为中学堂的修身读本,在民国年间被定为官员从政必读书籍
到了19世纪20年代,陈宏谋已去世50多年了,当时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魏源在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时,收入陈宏谋的著述《五种遗规》等达53篇之多,仅次于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著述。到了清末,《五种遗规》被定为中学堂的修身读本。到了民国年间,《五种遗规》被定为官员从政的必读书。1946年在陈宏谋诞辰250周年之际,各界人士在陈宏谋的故乡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而前述《清史稿·陈宏谋传》中与陈宏谋同列为当时“最贤者”的两江总督尹继善和云贵总督张允随早已不为人所知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ㄨ梦で児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陈宏谋(1696年—1771年), 中国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字汝咨,曾用名弘谋,因避乾隆帝“弘历”之名讳而改名宏谋。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外任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教育;经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处水利,疏河筑堤,修圩建闸。先后两次请禁洞庭湖滨私筑堤垸,与水争地。治学以薛瑄、高攀龙为宗,为政计远大。辑有《五种遗规》。乾隆三十六年卒。谥文恭。

中文名
陈宏谋
原    名
陈弘谋
出生地
临桂四塘(广西桂林)人
官    职
清代,广西地区官位最高(宰相)
曾    任
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等职
出    生
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
逝    世
1771(清乾隆三十六年)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