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人们为了纪念王锡朋等人修建了王锡朋墓、三忠祠、傲骨亭等

作者:王锡朋

 

后世人为了纪念王锡朋,为他修建了王锡朋墓,但1964年被毁坏
王锡朋墓地位于董庄乡董庄村西藏自治区,时代为清代。王锡朋为清代著名四总兵之一,抗英英雄,1842年牺牲在浙江定海。墓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四周有砖砌花墙。1964年被毁,现存墓志拓片和饰物等。

人民为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人修建三忠祠、傲骨亭等褒扬他们

三忠祠原为关圣庙启忠祠,清光绪十年(1884年)扩建,共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三忠祠碑,高2.17米,宽1.65米,共镌碑文1044字,记述当年三总兵抗英的英雄事迹。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6月7日攻陷定海。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英勇搏斗,浴血奋战六昼夜,毙敌1000多人。但终因城内弹尽,援兵不到,相继殉难。在晓峰岭山岗上,还可以见到古炮台遗址。旁边供着三尊神像,就是当年战死沙场的民族英雄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

傲骨亭建在晓峰岭与竹山之间的山脊。为褒扬定海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三总兵等先烈在二次定海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激励后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成为祖国的脊梁,特建傲骨亭以励之。傲骨亭东面竖有傲骨亭碑记,碑文由舟山海洋学院方牧教授撰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冷色咖啡?”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锡朋(1786年11月5日—1841年10月1日),字樵慵,清朝将领,是鸦片战争时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著名民族英雄。初随杨遇春从征新疆,平准葛尔叛乱。后又参与镇压瑶民起义。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安徽寿春镇总兵。锡朋素骁勇,曾钦赐“锐勇巴图鲁”称号。鸦片战争爆发后,被调往上海吴淞口,协助江南提督陈化成抗击英军。1841年春率兵增援定海,九月底,他与葛云飞、郑国鸿协力御敌,固守城西晓风岭,血战6昼夜,部下将士伤亡殆尽。十月一日(农历八月十七),壮烈捐躯,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谥“刚节”。

中文名
王锡朋
别    名
王樵慵
国    籍
清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顺天府宁河县(今属天津市)
出生日期
1786年11月5日
逝世日期
1841年10月1日
职    业
总兵
主要成就
保卫定海,抗击英国侵略者 
著名爱国将领
谥    号
刚节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