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甲三
太平军贡献合肥,袁甲三弹劾舒兴阿,击破捻军收复安徽
十二月,太平军果然攻陷庐州(合肥),巡抚江忠源战死。袁甲三上疏弹劾陕甘总督舒兴阿“拥兵坐视”,舒兴阿被免职。
咸丰四年(1854),袁甲三入据临淮,属安徽剿捻的北路军。不到一年,皖北捻军被他各个击破。朝廷褒奖,破格擢升他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这时他最关心的是庐州收复问题,认为“庐州居江北腹地,又旁陷十余州县……庐州不克,不特江北各路防兵为所牵制,楚师东下亦不能急捣江宁。”但是中路军首领和春、福济“师老兵疲,急难奏效”,谕旨却让他与和春、福济“联衔具奏”,“详细酌度办理”。
在淮北官员的任用上,和春、福济二人与袁甲三意见不合,二人上疏举劾袁甲三:“坚执己见,无从会衔”,诬告他“株守临淮、粉饰军情、擅截饷银,冒销肥己”。朝廷听信了和春、福济的奏报,命袁甲三回北京交兵部“严加议处”,袁甲三在淮北很得军民心,他离开的时候,挽留他的百姓把路都堵住了。
袁甲三多次弹劾他人遭到记恨,被人诬陷革职,查证后平反
袁甲三到京不久,即被革职。
咸丰五年(1855)五月,袁甲三向督察院申诉说:和春他们说我擅截饷银等罪名,都是诬陷的。因为在鮦城战役(咸丰四年)后,我曾经责怪和春他们“置不应援”。今年又因为他们攻打庐州失败,弹劾过他们。他们怀恨在心,所以捏造流言蜚语诬陷我。督察院接到袁甲三的申诉,就向咸丰文宗皇帝作了汇报,文宗命两江总督怡良秉公查办。
袁甲三离开皖北不久,捻军首领张洛行又把安徽、河南各部捻军联合在一起,声势更加浩大,老百姓也饱受战乱之苦。怀远县的老百姓胡文忠,卖掉自己的女儿作路费,徒步走到京师,请求都察院让袁甲三回安徽镇守,因为他的状纸没有被都察院接受,就怀揣状纸上吊自杀了。言官给事中孙观、御史曹登庸、宗稷辰等,先后上疏说:“袁甲三在临淮剿办有方,地方才因此得到安宁。”两江总督怡良、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浙江巡抚何桂清,也纷纷上呈奏章,请求“仍起甲三视师”。经各方查证,和春、福济指责袁甲三的种种罪名,确系诬告。袁甲三才得以平反并被重新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