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莫友芝必乱出都,移居庆安与妻儿相聚,感慨山川受到战火摧残

作者:莫友芝

 

莫友芝避乱出都,与兄弟在怀宁县相聚,与林翼叙离别之情
友芝在京一年,目睹内忧外患日深,英法联军又已进逼天津塘沽,时局紧张。打听到九弟祥芝正在安徽怀宁任职,遂题诗赠众师友离京南下。
三十一、独树怀人
友芝父子出京后,途宿河南独树驿站,沿途见村村绿林中结满金黄柿子,绳孙不识,误以为江南桔,引发了友芝思乡怀人之情。写下了《独树寄芙衣》五绝六首,以寄托相思之情。
三十二、兄弟相聚
1860年11月,友芝于大雪节到达怀宁县临时治所石牌,见到了一别三年的九弟祥芝。看到治所社会秩序稳定,足见祥芝治理有方,感到十分欣慰。
三十三、太湖叙旧
湖北巡抚胡林翼,早年曾在贵州作官,向慕郑、莫之名。知友芝在怀宁祥芝处,遂相邀到太湖作客,友芝只好将次子绳孙留在怀宁,只身来到太湖行营与胡共叙离别之情。

莫友芝在武昌校对书籍,移居安庆与妻儿相聚,感慨山川受战火摧残

三十四、武昌校书
数月后,友芝随胡林翼回到武昌,应胡之邀请入住抚暑丛桂园,为胡校刊《读史兵略》。先编成先秦至五代部分共四十六卷,交付工匠刻印成书。
三十五、曾幕作客
1861年7月初,友芝父子由武昌乘船沿江东下,到达东流大营,会见阔别十年的老友曾国藩。曾因友芝不愿为其撰文稿,故留友芝在幕府作客卿 ,以便早晚得时相见。
三十六、夫妻重会
同治元年(1862年)秋,友芝移居安庆,十月初,长子彝孙奉其母、婶、携弟、妹逃乱,经重庆沿江东下,辗转抵达安庆,友芝终于会见了阔别多年的妻小。
三十七、安庆团圆
祥芝家小也同时抵达安庆,从此,友芝,祥芝两家妻子儿女得以团聚,皆大欢喜。十月中旬,友芝妹婿黎庶昌(字纯斋)也来到安庆大营,得以与友芝相聚,令友芝喜出望外。
三十八、寄寓金陵
同治三年(1864年)秋,友芝一家迁居金陵,并将他的书斋仍题名《影山草堂》,以示对故乡的怀念,安静地过读书写作的青灯黄卷生涯。友芝同时被曾国藩聘为金陵书局总校勘。
三十九焦山感世
友芝安居金陵后,即到镇江、杨州两地搜寻遗书,途中游览了饱受战火摧残的金山市以及林木葱郁,寺庙未遭破坏的焦山游览胜地感慨良多,写下了《金山》、《焦山》怀古长诗,以扬情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独领风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

中文名
莫友芝
别    名
紫泉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布依族
出生地
贵州省独山县
出生日期
1811年
逝世日期
1871年
职    业
翰林院庶吉士
主要成就
嘉庆四年(1799)进士
代表作品
《知见传本书目》,《恃静斋藏纪要》
成    就
西南巨儒
子偲
郘亭、紫泉、眲叟
父    亲
莫与俦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