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长佑
刘长佑整顿广西吏治,打击贪污受贿,重视选拔、考核官员,惩治土司暴政
接手广西政务之后,刘长佑认为以广西当时的局势,拯民生当先清吏治。他先后处置了贪赃枉法的同知(古时官名,称副职。清代府的同知为正五品)何性达,以及私自向越南贩卖肉桂、犀角的马元标等官员,一时官场风气大为好转。为严厉打击官员腐败,给下属树立榜样,他对家人也严格要求,严禁家人因其官位而腐化奢侈。咸丰十年(1860年),刘长佑妻李夫人、四子刘思训、弟刘又卿等率家人来广西躲避湖南寇乱,他不准当地官员擅自出入其家人的住所,坚决杜绝行贿受贿。
刘长佑整饬吏治,注意官员的选拔、考核。他选材不拘一格,反对以出身资历衡量人。对于有特殊才能的,总是提拔重用,如行伍出身的隆安县知县姚清臣。
战乱后,广西官署损坏严重,官员只能借民居或庙宇办公,影响政府正常工作,威信也难以树立。在财政万分困难的情况下,刘长佑多方筹集经费,利用六年时间对衙署进行修复,使地方政府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广西地处西南边疆,自元朝以来长期实行土司制度。虽然经过雍正时鄂尔泰大规模改土归流,但还是保留有大量土司。在处理土司问题时,刘长佑采取了谨慎、稳妥的措施。对于不能调解的土司暴政,刘长佑采取坚决惩治的办法。如南丹州土豪莫云义借办团练骄横跋扈,刘长佑派兵将其擒获,并处以极刑,百姓拍手称快。另外,田州(今田阳)土司官族岑宏与署土州岑森争袭土司职位,应当地百姓的要求,刘长佑便奏请改土归流,其地新设恩隆县,将田州靠近百色的地方划归百色,又派驻流官,驻扎军队,设立学校。
刘长佑上疏请求减轻赋税,奏免各种贡品的征收,选派人员总理厘金事务,重新丈量分配土地
刘长佑在广西任职期间,对战乱平息后新收复的州县,皆奏请为其蠲免钱粮,以减轻当地老百姓的负担。对历年积欠钱粮也一律豁免,现行征收或缓交或减少成数。他还奏免各种贡品的征收,如同治帝为讨慈禧欢心,想修复圆明园,要求广西提供大量桐板、陈黄松、杉木、油松等大材,刘长佑认为不切实际,即上奏提出:广西连年战乱,梁栋异材多遭兵燹,剩下一些杉木油松等都不中尺寸,枫柏、陈黄松之类,广西向不出产,而且广西道路崎岖,运输不易,不应提供。
清朝厘金的征收没有统一的标准,其抽税种类、设卡地点、办事程序等均由各地自主。地方官员为了捞取尽量多的好处,往往四处设立关卡,许多厘金被中饱私囊。这样大大妨碍了商业流通,商人怨声载道。为了革除厘金中的种种弊端,刘长佑选派信得过的右江道王华封总理厘金事务,其他办事人员通过抽签轮任;同时裁员减卡,将全省86处厘卡减至27处;降低税率,对小货实行免抽。为了保障商路畅通,他还派驻军队进行保护。
多年的战争打乱了社会秩序,人们流离失所,一些地主也到处流亡,田地或荒芜或几易其主,土地关系变化很大。为此,刘长佑督令地方对田亩重新丈量清理,加强田赋征收。广西地理条件适合养蚕,刘长佑便要求各地官员积极向百姓宣传推广。
上述措施的施行,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广西因豁免银减少的负担就达数十万两。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荒地大量开垦,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整顿厘金活跃了商业,方便了人民生活,大大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改变了广西经济穷困、常靠他省协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