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丁宝桢推动了台湾民用企业开发,清廉正直,治军严厉,丁母忧而募乡兵以镇压起义

作者:丁宝桢

 

丁宝桢推动了台湾电报、煤矿等民用企业开发,为政为官清廉,知变通,治军严厉,著有《丁文诚公奏稿》
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人。淮军名将,曾任江海关监督、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务。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在台湾推动了电报、煤矿等民用企业开发。1886年死于四川总督任上,葬于济南。
他为官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严厉,为政清廉。常捐赠薪俸给困苦者,然自身却因生活所需而负债累累,至死不能还清。丧归时,赖僚属集资方成行。以勇于任事、吏治严整闻名于世。著有《丁文诚公奏稿》。
他治军严厉,常在半夜期间查巡岗哨,如有哨兵打盹、瞌睡,他便用小木棍、竹竿敲打哨兵的脑袋。


丁宝桢考中进士,母丧居乡期间变卖家产,招募乡兵镇压汉族、苗民起义

道光二十五年迁往平远州进修,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后任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和孙均士在宝庆议事准备南下出差事,因出差遇险,就带十几人来到铜仁,後来来到平远州。母丧居乡期间,变卖家产,召募乡兵镇压汉族和苗民起义。1860年(咸丰十年) ,任湖南岳州知府,次年调任长沙知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简简单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道光二十五年迁往平远州进修,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后任翰林院编修。丁宝桢是洋务运动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曾诛杀骄纵不法的大太监安德海。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谥文诚,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

中文名
丁宝桢
别    名
丁稚璜
国    籍
中国(清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贵州平远
出生日期
1820年(清嘉庆25年,道光元年)
逝世日期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
职    业
四川总督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创设四川机器局、改革盐法 
维修都江堰、诛杀安德海
代表作品
《丁文诚公奏稿》
追    赠
太子太保
谥    号
文诚
典    故
宫保鸡丁
性    别
官    职
一品大员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