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鸿章对曾国荃的评价,以及曾国荃所作的多部作品

作者:曾国荃

 

李鸿章对曾国荃的评价。
李鸿章送挽联称他:“易名兼胡、左两公,十六言天语殊褒,恩数更惊棠棣并;伤逝与彭、杨一岁,二三子辈流向尽,英才尤痛竹林贤。”清朱孔彰在《中兴将帅别传》中评议曰:“中兴拨乱,忠襄之勋烂焉。”
与彭玉麟的恩怨:彭玉麟、曾国荃,一个是湘军水师最重要的将领,一个是湘军陆师最重要的将领。在威名赫赫的湘军中,两人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按理说,两人在曾国藩的领导下,应该和衷共济才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以刚直著称的彭玉麟曾经三次请求曾国藩诛杀其老弟曾国荃,给曾国藩造成过巨大的苦恼 。

曾国荃曾有作多部作品。
有《曾忠襄公奏议》存世
瓶花落砚香归字;窗竹鸣琴韵入弦。——自题书斋手书行书墨迹联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自箴手书楷体墨迹联
家无长物琴书自乐;天生高人风雅之宗。——自题手书楷体墨迹联意正心平,和谦致乐;名成德就,谨慎重言。——自题手书楷体墨迹联
三岛路深浮阆苑;九霞觞满奏钧天。——赠芝岑大公祖仁兄
廉孝相承,世载其德;刚柔相济,功加于民。——赠清·户部待补知府王启恩
贺赠联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赠胞弟曾国荃(贺曾国荃大夫第)
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曾国藩赠(箴)胞弟曾国荃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曾国藩赠(劝戒)胞弟曾国荃
二曾祠
(位于河南省开封)
茅土加名数;神功接混茫。
祀宋贤良,次第谨依言行录;与人家国,凋疏无若靖康年。
事业由德性中来,为名将,为名相,不外名儒,况指授弱弟韬钤,共使千秋垂竹帛;
报祀自畿辅间始,若两江,若两湖,以迄两浙,更仰止中州祠宇,允宜百世荐馨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据为己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曾国荃(1824-1890年),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1856),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1875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中文名
曾国荃
别    名
曾铁桶
国    籍
中国(清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
出生日期
1824年(甲申年)
逝世日期
1890年(庚寅年)
职    业
湘军首领,太子太保,两江总督
毕业院校
湘乡私塾
主要成就
攻陷天京、伟勇巴图鲁
代表作品
《湖南通志》
谥    号
忠襄
爵    位
一等威毅伯
追    赠
太傅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