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曾国荃多次作战屡获战功,加太子太保,终年66岁

作者:曾国荃

 

曾国荃对战太平军,因功加衔。后在景德镇三战三捷。多次击败陈玉成的援军。
1852年(咸丰二年),录取为贡生。早年随兄曾国藩筹建湘军,1856年(咸丰六年),招募兵勇3000人,赴援江西省吉安,对太平军作战,因始攻吉安,故称吉字营,为曾国藩的嫡系部队。同年11月,因功加同知衔。
1857年(咸丰七年)2月,丁忧回籍。同年10月,在江西巡抚耆龄的保奏下,重新得到起用。1858年(咸丰八年)4月,因功升同知,赏顶戴花翎,8月攻克吉安,因功升知府,加道员衔。1859年(咸丰九年)5月,在景德镇三战三捷,攻克浮梁,因功升道员。
1860年5月围攻安庆,屡次击退英王陈玉成的援军。1861年9月攻陷安庆,因功加布政使衔,以按察使记名,赏穿黄马褂,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同年九月,攻克无为州,取太平天国粮仓运漕镇,因功赏一品顶戴。1862年(同治元年)1月授浙江按察使,2月升江苏布政使,3月攻克巢县、含山、和州,5月攻克秣陵关,围天京(今南京市),驻营雨花台。曾国荃在疫病盛行的不利情况下,以寡敌众,力战四十六昼夜,屡次击退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的反扑,先后击毙对王洪春元、德王唐日荣。

曾国荃定计取天京,镇压新捻军,加太子太保,终年66岁。

1863年(同治二年)擢升浙江巡抚,定计直取天京,攻敌之所必救。1864年(同治三年)7月攻陷天京,擒获洪仁达、李秀成等大小头目三千人,曾国荃纵兵焚烧抢掠7天7夜,血洗全城。曾国荃因功赏太子少保衔,封一等威毅伯。
1865年(同治四年)6月调山西巡抚,12月调湖北巡抚。1866年(同治五年)7月奉命帮办湖北军务,镇压新捻军,成为捻军最危险的敌人。次年5月因剿贼无功摘去顶戴,10月因病请假开缺,12月因东捻平定恢复顶戴。
1875年(光绪元年)后历任陕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山西巡抚,陕甘总督兼兵部尚书衔,继署两广总督。光绪九年(1883年),赐紫禁城骑马。光绪十年(1884年)历任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年),加太子太保。
光绪十六年(1890年)9月,在南京病卒于任上,终年66岁。谥“忠襄”,入祀北京昭忠祠、聚良祠,并在湖南原籍、江苏省城建立专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迩丶只是记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曾国荃(1824-1890年),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1856),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1875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中文名
曾国荃
别    名
曾铁桶
国    籍
中国(清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
出生日期
1824年(甲申年)
逝世日期
1890年(庚寅年)
职    业
湘军首领,太子太保,两江总督
毕业院校
湘乡私塾
主要成就
攻陷天京、伟勇巴图鲁
代表作品
《湖南通志》
谥    号
忠襄
爵    位
一等威毅伯
追    赠
太傅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