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璟
何璟忧国忧民,思虑周全,生活简朴,为官清廉,不喜奢侈
1865年(同治四年)授湖北布政使,1866年(同治五年)就任。正逢黄陂县水灾,百姓纷纷逃亡到江汉一带,社会动荡。何璟上疏朝廷,求得30万两白银赈济款,并通令各州、县积谷备荒、度灾。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曾国藩着手裁撤湘军。何璟时任护理巡抚,吸取前两次裁撤霆营发生兵变的教训,主张秘密行事。由于思虑 周密,事情得以顺利进行,还顺势平定了蕲水的叛乱。
1867年(同治六年)护理湖北巡抚。当时捻军正谋划攻打安庆,巡抚乔松年领兵驻寿州,何璟留居省城。为免书信往来不便,调度贻误战机,何璟改变做法,与总兵喻吉三见机行事,共同击退捻军。省垣收复后,见文案凌散,何璟亲自拟定13条章程,使事务有章可循。率兵镇压捻军因功,赏戴花翎。
1868年(同治七年)何璟裁减54所厘捐分局小卡。
1869年(同治八年)调山西布政使。
1870年(同治九年)迭任福建巡抚,旋调山西巡抚。当时甘肃的起义尚未平定,何璟到河曲、保德、吉州、乡宁一带巡视,多次上疏请求加强防守。
1871年(同治十年)调任江苏巡抚。
1872年(同治十一年)二月署两广总督兼署办理通商事务大臣。时内务府筹办同治帝大婚(册立皇后阿鲁特氏 孝哲毅皇后),要准备大批供赏赐用的缎匹。何璟以巨款难筹,奏请酌减,朝旨命减半简办,节省经费100万两。
1872年(同治十一年)十月丁父忧, 回籍守制。
何璟带头赈济灾民,为天下所赞扬;雄才伟略,为外敌所敬畏
1876年(光绪二年)九月入京觐见光绪帝,即授任闽浙总督,赐紫禁城骑马。
1877年(光绪三年)十二月后兼署福州将军。
上任后,针对福建军力较弱的情况,与两江总督沈葆桢协商,增调总兵宋国永率领的两营兵力到闽设防。同时筹办海防。
1878年(光绪四年)五月福州发大水,何璟连续7昼夜督率赈济灾民工作,自己带头捐赈银2000两为官绅作榜样。洪水退后,他主持疏通洪塘江,基本上消除了水患。
1879年(光绪五年)兼署巡抚。鉴于海事不靖,日本正图谋吞并与台湾相近的琉球,何璟建议将长江水师的船政局轮船调至基隆合操,每日派船巡视各港口,以便随时应急。
1883年(光绪九年)中法交涉事起,清法战争,法军向驻越南山西的清军发起进攻。由于中法谈判陷入僵局,法国所索未遂,便组成以孤拔为舰队司令的远东舰队,窜至福州、基隆。何璟鉴于闽、台地区兵力不足,增募兵勇,在五虎门、福宁、海口、厦门、兴化、泉州、漳州、台北、台南、澎湖等处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