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钧
洪钧任四国出使大臣,注视着俄、朝双方谈判的动向,关注列强之间矛盾
(1886),洪钧服满进京,重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次年,奉命出使俄、法、荷、奥四国。
洪钧携梦鸾,还有一批随员、仆人从北京乘船到天津,走海路到上海,下榻于天后宫。过了仲秋节,由水路赴欧,十一月抵达柏林,下榻于中国使馆。那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原是一个公爵的别墅,中国租了下来,作为使馆。
洪钧身兼四国出使大臣,往返于四国,来去匆匆。抵德不久,赴圣彼得堡,参谒沙皇。年冬,自俄还德,处理积牍。十四年正月十七赴奥地利,参拜奥皇,呈递国书,遍访奥各部大臣,各国驻奥使节。事还未完,德皇去世,驰回柏林吊唁。礼毕,准备出使荷兰,忽闻朝鲜遣使来欧,很可能去了俄国。朝鲜是中国的邻邦,俄国始终想把朝鲜划入他的势力范围。若俄国的阴谋得呈,对中国极为不利。故洪钧决定暂缓赴荷,改去俄国,注视着俄、朝双方谈判的动向。当他看到俄朝两国签订朝鲜"归俄保护"的明文时,便电告清廷,说沙俄愿守太平,朝鲜现在无虞。放松了对朝鲜问题的警惕。
置身列强之间,洪钧真切地感受到列强之间也存在尖锐的矛盾。他上书朝廷,说德国正在扩军备战,矛头指向俄国;俄国联合法国对付德国;德国联络意大利对抗法国,利用奥地利牵制俄国。他分析说,俄德一旦开战,俄胜十居四,德胜十居六。作为中国,应作局外观,利用列强间的矛盾,致力于自强。
沙俄侵略日益加剧,洪钧十分注重中俄关系,于俄国购《中俄界图》呈给朝廷
中俄毗邻,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洪钧十分注重中俄关系。他警告朝廷,俄国正在筹建西伯利亚铁路,计划10年内完工。一旦完成,对中国的威胁将极为严重。俄国肆意侵吞中国领土,中俄边界争端持久不下。洪钧从俄国购得一份《中俄界图》,呈给朝廷参考。
象多数封建士大夫一样,洪钧看不惯西方文化。他讨厌西服,连鞋袜也须是中式的才肯穿。他带了两名中国厨师,烹制中国饭菜。有些西方人想给他照张像留念,他执意不肯。他还强迫属员为梦鸾站班,谁不乐意就把他赶走。
不过,他也并非一概拒绝西方文化。西方的电报用3码,中国是4码,多有不便。洪钧创以干支代"·"、"十"、"百"字,也成3码电,岁省巨万。
梦鸾在柏林生了个女孩,取名"德官"。
洪钧还购买了些划水车、小火轮献给慈禧。慈禧把它们放置在颐和园里。